趁我们还活着的岁月
图片来自网络
“大家来谈谈对于自己在单位未来规划,无论年龄都畅所欲言。”领导在一次员工座谈会上对我们说。
“我今年刚进单位不久,我要向师傅们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努力开拓市场,争取将今年的目标达成!”一个新来的同事信心满满地开了头。
“我都快退休了,没什么打算了, 我站好最后一班岗。我都这么大年龄了,你们别让我学习了啊,我也学不进去了!”一位女同事虽然笑着说,语气却有点消极。
这一老一小的发言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上了年纪同事这样消极的话,你是否听得很耳熟?
以前,我赞同这样的话,毕竟我也觉得自己老了,但是现在,我不会赞同了。我觉得只要想学,什么时候都不迟,而最好的开始就是十年前和现在。
图片来自网络
有一年,听罗振宇跨年演讲,他说人类的寿命可以达到百岁,在这个坐标上看问题,你会发现,我们有些想法是可笑的,荒谬的。
比如,他说一个36岁的下岗哭诉这么大什么也学不会了。还有一个100岁的老人后悔60岁时没学琴,如果学了,应该到100岁有40年的经验了。
人要有长期主义思想,选择一样就坚持下去,即使失败了,也能从中学到经验,这样或许也能成功呢。
先生年过半百,有回他情绪不好时说自己老了不中用了,也没什么梦想了,就安安稳稳地安度晚年了。
我发了这段话给他看,他好像被触动了,竟然让我帮他买了画笔,说从今开始学画画了。我听了,内心窃喜。
图片来自网络
《百岁人生》并不是讲养生保健的书,它的副标题是“长寿时代的生活与工作”,作者是伦敦商学院的两位教授。
书中说关于未来有六大预言:
一是你很可能会活到一百岁;
二是三段式人生必将消亡;
三是喜新厌旧在未来可能会成为一种美德;
四是人工智能将会抢走大多数人的饭碗,一二三线城市之间的差距只会越来越大;
五是跨年龄的交往在未来将会成为主流;
六是人生的选择,尤其是婚姻的选择,将会越来越慎重。
读到这六大预言时,我心潮澎湃,我仿佛找到了坚持阅读写作下去的理由和信念。我开始早读,跑步,学习英语,我知道我现在还不晚,我开始规划我未来的生活,开始学习新事物,接受新气象,寻找新知识。
图片来自网络
“我今天和你们讲一个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叫姜淑梅,人称‘传奇奶奶’,她60岁学认字,75岁学写作,82岁的她已经出书5本,每一本口碑都不错。”领导语重心长地开始讲话了。
我们听得入神。领导又接着说:“如今,传奇奶奶又学起了画画,憧憬着当画家。你们现在还不到60岁,也可以学习自己喜欢的东西啊!人老心不能老啊!”
我听出了话外之音。领导倡导我们要经常自我更新,终身学习,增强技能,活出更好的人生。
“我也想起了美国艺术家摩西奶奶,她从77岁开始作画,80岁举行首次女画家个人画展,她一生创作了1600幅作品呢!”我也开始发表自己的感想。
图片来自网络
有人总说:已经晚了,我现在过了学习的年龄了。对一个真正有追求的人来说,生命的每个时期都是年轻的,及时的。最好的开始就是十年前和现在。
我们现在有50%概率能活到100岁,我们有必要好好地思考一下,活这些长,该如何让自己活得有意义一点,快乐一点。那首选是自己感兴趣的,愿意去做的事情。你愿意做的事情,才是你真正的天赋所在。
没有人明确我们什么时候做什么事,如果我们想做,就从现在开始。趁你我还活着,让我们去寻找属于生命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