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鼓舞青春的文章青春微故事

咦,那里有个乞丐

2016-08-21  本文已影响81人  那方光亮
咦,那里有个乞丐

小时候,常常会有衣衫褴褛的乞丐挨家挨户讨要吃的。因此,乞丐在老家话里又有一个别名:讨吃子。

乞丐大概是在我们看来最没出息的职业了吧,穿的破破烂烂,没有尊严和地位,靠着别人的施舍过活。每当村里来了乞丐,小孩们都会呼朋引伴,一起捉弄他,嘲笑他。连初中时候老师气急败坏时候骂人,都是咬牙切齿的对着这当事人说:“你这个讨吃子!!”

后来长大了,再也没有捉弄过乞丐,因为渐渐地发现乞丐分为两种:一种是因为年老体弱失去劳动能力的人,遇到这样的乞丐就算不给施舍,也不应该去捉弄他,这是不人道的;还有一种是利用路人的善良骗取钱财的人,对于这样的,我一向是恶而远之的态度,与这样的人发生眼光的接触都觉得怕被传染。这样的人,习惯了不劳而获,尊严都成了奢侈品。

01

前几天,朋友圈里有人发说说,意思大概就是有个聋哑人过来讨饭,一边伸碗,一边打着手语。

一般的路人可能会觉得,当个乞丐已经很可怜了,竟然还是个残疾人,大票拿去,来彰显自己的善意。

而对于我们学特殊教育的人来说,手语可是必修课啊。同学打手语问他,你要多少钱,那个乞丐头也不回的跑了。没错,他是被吓跑了,是吓跑了。他应该是第一次遇到会用手语回应他的路人,并且不知道这个路人用手语说的是什么。

说起来,竟然感觉到莫名的搞笑。现在的社会大部分人的善心都被这样的乞丐磨没了,剩下一小部分还愿意相信美好的人,也正用自己善良为这些乞丐的不劳而获买单,早晚也会逐渐不愿意相信这个社会还有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

经常会看见老人摔倒扶不扶的报道,于是不知道多少人站出来控诉这个社会的冷漠,而这个冷漠的社会很大一部分,是这些假装乞丐的人造成的。人们变得冷漠,实际上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为了保护自己不受伤害,我们宁愿相信眼前这个乞丐就是个骗子。

更多的我们需要加强自己的辨别是非的能力,正确的分辨出真正的弱势人群,我们不忘初心,才能使社会更加的温暖和谐,如沐春风。

02

高中的时候,常常会见到学校门口有一个精神烁烁,红光满面的老乞丐。

我亲眼所见,曾经他把一个女生挤在一个小角落里,伸出一个饭盆不住的颤抖。女生大概是害怕,才从兜里掏出一块钱极不情愿的扔进饭盆里,这才得意脱身。

这一定是这个乞丐的绝活了,但是这跟变相的抢劫有什么区别。

这样的乞丐,真是让人瞧不起。不管你遇到了什么过不去的坎,都不能放弃你的尊严啊。据我所知,去帮商场看大门一个月大概也有不到两千的工资吧;去捡废品,最起码也是自己的劳动所得吧。这两个大概是我能想出来的最没有技术含量,最简单上手的工作了,你都可以去做啊。

与其将自己的生活寄托在别人大发慈悲,给几个可怜的施舍上面,为什么不能去做一份能为自己赢得尊重的工作。与其说他们物质上需要帮助,还不如说他们是精神上的乞丐。

03

记得很久以前,就在电视上看到过相关的报道,有个孩子从小因为高压电被截去双臂,但是长大以后却可以通过双脚写字,读书,做家务,完全生活可以自理。

我们从小熟悉的张海迪高位截瘫,仍然自强不息; 大作家史铁生双腿不能行走,仍然坚持写作;霍金只有几根手指能动,仍然探索黑洞的秘密;贝多芬双耳失聪,仍然坚持音乐创作。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宛如灿烂的繁星在银河中熠熠生辉,照亮着每一个迷茫的灵魂。只要心不残疾,仍然可以上九天,下五洋,洞悉世间万物,运筹帷幄之中而决胜千里之外。

詹姆士在《心理学原理》一书中曾经提到过一个关于自尊的经典公式:自尊=成功/抱负。根据这个公式,增大成功与减小抱负都可以获得更高的自尊。我想,乞丐大概是选择了后者来维持着自己内心的平衡吧,而这些值得尊敬的人都选择了前者。因此他们生命的轨迹截然不同。

咦,那里有个乞丐

肢残心坚者,虽死犹生,如太阳之功光耀亘古;肢全心残者,虽生犹死,若烂泥之态形容枯槁。乞丐,不如说是精神空虚这类人的典型代表。请记住,无论什么时候,身可残,心不可残。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