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大败局》的第十二天,敢想敢做,不言弃

2021-11-18  本文已影响0人  一期一會8

读《大败局》的第十二天,今天只看了一个小时左右的书,这一个小时左右的阅读里并没有给我太多的感悟。

因为这一篇讲的是牟其中,这一章的开始吴晓波老师说很纠结要不要把他放在“企业家”这个行业里,我是带着这样一个疑惑去看了的,读完后我只有一个感受:这个人确实很难用企业家去定义,同时我又觉得他是个“疯子”,都说天才和疯子往往只是一线之隔,看完我总觉得他是站在那条分割线上的人。

整个案例里我没有看见他是如何成功的但是他的失败好像是注定的,他每一次发言每一次的动作都在标示着他注定的失败。

但是不得不说我也是有些佩服他的,比如始终是个敢想的人。

我们总被教育:不要好高骛,远要脚踏实地。于是我们都开始变得小心谨慎起来,就像小时候老师问你梦想是什么,你会说当科学家、发明家、作家等等,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渐渐长大,就越来越不敢想了,梦想也渐渐变成了“养家糊口”。

很多人也许会说,基本温饱都解决不了,敢想又有什么用呢?可是你有没有想过,当你的梦想只剩下解决温饱的时候,你的动力也就只能是支持你温饱了。

就拿我自己来说,我在前面的感悟里也提到过,我在做现在这份工作前只是公司的一个普普通通的一线员工,我也时常能看见十年后,二十年后,甚至更久以后我自己的样子。无非就是比现在的样子老些而已,其他的毫无变化与新意,每天做着重复机械化的动作。

但现在却是我坐在电脑前写下我今天的读书感悟,即使现在是上班时间,但我却可以做一些我喜欢能帮助我成长的事情。

如果放在两年前这是我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也是我想都没想过的事情。但我是幸运的,因为有人替我打开了“敢”字的大门。

试想如果没有这样一个人的出现,我现在可能还是一个搬砖人,虽然现在也是搬砖人但意义却完全不一样了,以前是为别人搬砖,现在是为了别人和自己搬砖。

所以,脚踏实地很好,可这并不影响你去憧憬未来和梦想。脚踏实地的本意并不是让你放弃追梦成为更好的自己。

永不言弃的心

吴晓波老师在书中提到:

第三次入狱的牟其中每天的运动量惊人。他坚持每天早上绕着小篮球场跑几十圈,午休后就来回爬楼梯几十趟,高度相当于一座纽约帝国大厦。此外,即便冬天他也坚持洗冷水澡、做自编的体操,而每周供应的两次肉他却坚持不吃,以此培养体魄,“有机会出狱后把时间补回来”。

而这个时候的牟其中已经六十几岁了,可他依然坚信自己能够出狱,能够东山再起,没有自暴自弃,出狱时已经76岁的他在隔年便注册了公司,准备重新开始。

我们先抛开他能不能成功,和他之前的种种过失不谈,他的这种不折不挠的精神其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我就是一个抗压能力很差的人,遇见一些压力就想放弃就觉得自己不行,可事实证明在非做不可的情况下,我也不是做不了,只是自己不愿意坚持而已。

也不要去觉得年纪大了,干什么都来不及了,那只是不想去做不想写坚持的借口而已。

有句话说: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就是现在。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