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学每天写1000字心情随笔

停更一年多以后,我想通了这些事

2019-12-15  本文已影响0人  如我伊九
停更一年多以后,我想通了这些事

❤️

睡前一个很久之前的读者给我发微信:

你怎么好久没更新啦?是发在了其他平台吗?

言语之间是充满熟悉感的关心,而屏幕这边的我却忽然脸红的发烫,是那种半路退缩时被支持的人发现的羞愧和难堪。

是啊,我已经停更很久了,久到这个号几乎都快被我忘记密码了。

最近承蒙简书的关照,最新的那篇旧文上了首页推荐,点赞的、评论的,总是隔一会儿就会收到消息提醒,这放在以前我一定是开心的跳起来,每一个阅读量,每一个小小的喜欢都是对我极大的鼓励,而现在我却假装没看到它们。

是害怕那些鼓励带给我一些微小的动力在自己的拖延和某种恐惧下变成迟迟下不了笔的煎熬吧,于是我选择了逃避,逃避这些鼓励,逃避自己的敏感和情绪,仿佛就可以心安理得做个”我只是太忙了“的废人。

❤️

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不知道自己要写什么,是能很明显的感觉到情绪的溢满和倾诉欲的强烈的,可在打开文档时又删删减减,最后关了电脑。

长时间的纠结于迎合读者写,还是追求本心写,怕写自己的生活感悟和个人情绪过于小众,不能引起共鸣,而对于迎合读者又找不到想写的选题,过于敏感而又不过大胆,性格里的Bug在这段时间的自我探索里慢慢被发现。

刷朋友圈的时候看到之前在写作群里互加的一位朋友每天都在更新,内容的质量和数据也随着日积月累慢慢提了上去,签了某杂志,过了头条的“青云计划”,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她大概不知道,我默默收藏了好多她的文章,默默关注着她的每一条朋友圈,一边为她欣喜,一边又焦虑到心急如涵又无动于衷。

其实是很讨厌的这样的自己的。

上过写作的课,也请教过大神,他们都告诉我最重要的是坚持,而我却一味地在追求走向捷径的方法,干货收了一大堆,真正实践的却一次也没有。

我没有回那位读者朋友的微信,而是往上翻了翻我们以前的聊天记录,时间倒退到她加我的第一天,她说:很喜欢你的文字啊,一定要写下去啊,我会看的。突然就湿了眼眶,是那种从下往上而涌的源源不断地暖和力量。

是啊,我相信我是有才华的,而我还是不愿意放弃。

相比放弃带来的煎熬,我更愿意坦坦荡荡的艰难地坚持下去,即使被喜欢、被指责、被鼓励、被嘲笑,这些如坐过山车般真实的情感,总好过我为拖延和后悔而辗转反侧的心里闷着一口气。

❤️

写下这些的时候,我长长的出了一口气,很轻松。忽然就明白了以前在害怕什么,害怕写不好被嘲笑,害怕功底不够而无法成篇,害怕自己的观点会有人不喜欢,也害怕自己写了很久也还是没什么用。

可是啊,心里还有不甘,对文字也极其地喜欢,那就继续写下去吧,好坏我们以后再说,先把这积攒了好久的满满的情绪一点点抒发完吧。

并不是每一个写东西的人都会成为作者,成为自媒体,我想我们应该早一点认清这个事实,但我们所写的都是对自己的记录,它可能没什么用,但却是我们思想和情绪的载体,在很久之后,当时的情绪不在了,文字便是最饱满的记忆。

你也是有才华的,也请不要轻易放弃,这些文字也舍不得你啊。

这一次,我会坚持的。

愿你也是。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