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陪护日记|息县的路

2023-09-20  本文已影响0人  禾叶兄弟

作为父母的孩子,父母在哪里,我就会跟到哪里。母亲生病后,先是住在县城东北角的县人民医院。偶尔走出医院,骑行在主干道上,两旁路灯明亮,马路宽敞。每个有转盘的街头会有不少水泥路补丁,补丁是较大的平整水泥地面,四四方方,却又常磨损一点点。很多个一点点破损造就高高低低。有时突然遇到一段平整无痕的马路,反而不安心。无论如何,骑行在县城的马路上肯定不会打瞌睡。即便是平坦黝黑的柏油路面,也要格外当心下水井盖。

时间久了,我逐渐适应骑车走过这样的道路。不快不慢,和从前的速度一样快慢。有时遇到坑洼或台阶,那就一起颠一下,颠一下的感觉和小时候一样,父母在前,我们跟在后面,道路起起伏伏充满坎坷。这是息县特有的颠簸节奏感。

商贸街以东,是息县的新面孔。穿越政府巷,或者不知名的小巷,道路有时宽敞有时狭窄。私人住宅有不少门面高大威风,透过半开的门缝,能看到他们的院子里种着花草,或一棵桂花树。息县人热爱生活,种花的人家多和和美美,和气生财。如果是春天,这些帅气的院子里应该还开着漂亮的花儿。

秋天的雨说来就来,卯足劲洗刷小城每一寸土地。小巷内人家房前门外一方土内种着荆芥正开到顶端,芝麻几株缀满角船,只留下顶部一朵淡雅的小花,一边托着水珠一边吹喇叭。有些凹下去的地面积满清亮如镜的雨水,路边谁家柿子树正沉甸甸,映照在水底。穿行在这样的小道内安静又清新。

拥有息县的早晨很奢侈。那一天一定是哥哥姐姐顶替我值班,我才可以在大姐家安心上班一天。那一天我尽可能让它更高效:穿越不同方向的巷子吃早餐,品味息县小吃。趁着胃热乎乎的,再骑行到农贸市场买点新鲜菜。拎着带水珠新鲜滴翠的萝卜叶子走在息县的路上,别提多美了。

中午大姐夫便会将我早上带回去的青菜变出美味佳肴,再送到医院。中午父母便能品到最新鲜的息县菜蔬。我陪护父母时,便由二姐夫做饭送至医院,二姐夫也手艺了得,常出精品,清新可口。偶尔,工作繁忙的嫂子会给老妈带新鲜时兴的板栗,秋天的第一口味道,父母从不曾错过。

息县许多条路都见证过匆匆的脚步,带着方向带着希冀,永不停歇。

桥头那家热干面真好吃,再往北就是曾经的国泰摄影,可惜都已改头换面。换了别家,怎么都不习惯。

向晚的天空十分魔幻,云如天幕遮住头顶天空,只有南面留下一抹橘黄色。仿佛世界露出狰狞面目却不忍继续,于是有意留下一抹光一抹希望。

我和姐姐就骑行在商贸街的路上,电动车在左我在右,怎么个右法呢。我在绿化带右侧的自行车道上。不知道是因为灯光或树木遮挡,非机动车道总是凸凹不平。原先水泥和石子筑成的路面,现在露出石子,骑行其上,有些吃力。

再往前,便要和从前重叠在一起。护城河,老一中,东街,十字街。息县如今有了很多个十字街头,但谁也无法取代老十字街的地位。它曾经雄踞中心,是东西南北要塞之地。至今,十字街仍明显高于东西南北街。

我和一中好友骆的友谊自东街起,经二高,十字街直到桂花巷。见我这段时间一直在老家,她明白了我的境遇。只问我工作如何平衡,知我者问我何忧。又是桂花飘香的季节,今年的味道一定更加浓郁香醇。息县封存一杯杯陈年的酒,历久弥新,相遇则更浓。

中医院位于老护城河西南角,三千年来的护城河早已干涸。

息县西街,曾经繁华地段,因人口众多如今的县城东移。这里已成为最后的历史记录地。有味道的小道和巷子口,藏在角落里的花铁栅栏。无不透露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热情。

我对西街知之甚少,但龙门巷,香米贡,煤厂,又或者更久远的造纸厂和化肥厂,听过见过一些故事。这是一片有丰厚历史和故事的地方。

未来这里必将成为老城一道最有味道的风景。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