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岁后,拉开差距的从来都不是工资的高低
20多年前,曾经流行过这样的一个故事:
美国老太太年轻时贷款买房,终于在临终前还完了最后一笔贷款;中国老太太存钱买房,终于在临终前存够了钱,拿到了房子钥匙
这个故事很形象地反映了当时很多人的消费观,也就是拒绝负债的心理。
故事的力量是无穷的,比书里的故事更有力量的,是我们身边现实生活中的现象。
而今天,类似于这种明显差异的现象不再是消费观,而是投资理财观。
image据统计,中国有98%的普通工薪家庭的收入主要是来自于固定工资,投资理财收入比例仅占了2%。
而美国家庭的收入占比是一半薪资、一半理财,显得更加均衡。
对于很多人来说,工资是最大的收入来源,没有工资基本上意味着无法生存,工资是一个人甚至一个家庭的最基本保障,所以很多人拼命工作,拼命加班,就为了多点加班费,也无可厚非。
如果说,稳定的工资能够一直满足生活的需要,当然也没什么问题。
但是,现在这个社会,显然只靠一份固定的死工资是无法解决所有的生活问题。
01
死工资追不上物价
国家统计局5月1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82461元,比2017年增加8143元,名义增长11%。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49575元,比上年增加3814元,名义增长8.3%。
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每年工资能够稳定增长的幅度不会超过10%,一般在8%左右算不错的;大幅度涨薪的机会都发生在跳槽的时候,现实中很多人可能3-5年都没加过薪。
工资的涨幅往往是线性的;但是物价的上涨却是翻倍的。
最明显的就是房价。
10年翻10倍,而且还没有回落的趋势,一般人的工资涨幅都追不上这个速度。所以才有了“再拼命努力也照样买不起房”的说法。
除了房价,就是租金了。
据统计,2018年全国人均月租金价格同比上涨16.7%。这只是人均租金价格上涨的数据,如果考虑到大城市稍微好一些的租房,涨幅绝对早已超过了这个数字。
除此之外,物价上涨也是非常明显。
水果价格是翻倍往上涨,以至于很多人自我调侃:努力奋斗,争取早日水果自由;最扎心的是我发现门口的小笼包都涨到7元了。
如果一直靠一份死工资维持生活水平不变,恐怕要越来越困难了。
02
死工资抵御不了风险
在上个年代,确实只要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就能生活无忧,曾经的“铁饭碗”工作不知道让多少人羡慕。
但是现在,时代已经变了。死工资可能并不等于稳定,因为抵抗不了生活中的大风险,比如养老、子女教育、重大疾病等。
很多家庭苦苦存了十几年的工资,一夜之间就被突如其来的一场大病全部耗光,还得向社会求助,或者卖房救治,瞬间回到解放前。
身边有一个家庭,孩子特别优秀,今年考取了国外的名牌大学,但是那所学校的学费太高了,父母都是普通的小职工,一下子拿不出来很多闲钱,后来孩子就放弃了出国留学的机会。
其实这家夫妻两个人的工资还不错,只是开销比较大,没有理财意识,所以十几年了没有一点存款。最后只能孩子妥协了。
普通人收入靠工资是没错,毕竟大部分家庭的主要来源都只能靠工作,主要精力和时间也都花在工作上了。
如果只是维持平稳的生活也是不错的,但是一旦发生重大问题,死工资就无法抵抗住高风险了。
03
30岁后,真正拉开差距的是理财
为何很多人月入1万后依然惶恐,月入3万后依然焦虑?
因为收入的姿势不对,所有的收入都来自工作,就意味着所有精力和时间将要花在一份工作上,一旦面临降薪或者失业,很多人的生活就被击垮了。
大部分人的工作都是出售自己的时间和精力,且是不可复制地出售,即上一天班只能挣一份钱,不上班就不挣钱。
一份稳定的工资并不等于你想象中的稳定生活。如果你的全部生活都靠一份工资来支撑,没有其余任何出路,其实是一件很危险的事。
那么,面对没有工资活不了只有工资活不好的困境,我们普通人有什么办法应对呢?
我觉得一定要建立个人和家庭的财务意识。
财务意识包括两点:
一个是要有理财开源的意识;
另一个是要有预算风险的意识。
既然工资是死收入,那就要想办法开拓活的收入,这个说到底就是理财意识。
大部分工薪阶级来说,当然土豪除外,在一个人的职业生涯中,一开始的10年通常是工资收入占大头,理财收入占的比重很少;但是到了职业生涯的第二个10年,也就是30岁以后,理财收入就应该逐渐追上甚至超过工资收入。
其一,30岁以后,大家的薪资基本都过万了,好一点的会2-3万。其实在这个年龄阶段后,2万月薪和1万月薪的人并没有太大的差距,同样都是不会很穷,但也富不起来,也同样都无法靠工资抵御人生的风险事件。
其实,从生活层次来看,30岁后,拉开差距的并不是工资的高低,而是理不理财的区别。
假设:
甲月薪2万,每月结余1万,1年是12万,10年也就120万。但是甲从来不投资不理财。
随着通货膨胀的增加,甲的存款会不断缩水;再随着物价的上涨,钱的购买力越来越小。
所以,即使甲拼命工作,工资看起来还不错,其实是越努力却发现自己越穷。
乙月薪1万,每月结余5000,1年是6万,10年是60万。
但是乙精通投资理财,买了很多低风险的理财产品,虽然短期的收益率不是很高,但靠着时间和复利的力量,乙的存款早已反超甲了。
所以,即使乙的薪资没有甲的高,但总收入却超过了甲。****乙的生活就显得更加稳定和有保障性。
资金,既是消耗品又是衍生品,如果把现金死存着就是不断让财富缩水;如果拿去理财,就会产生钱生钱的无限繁衍。
其二,在职场的第二个10年的时候,大多数人已经步入中年,这时候不可能再像年轻时候去拼命。
不过这个时候,手里多少都有一笔不菲的存款了,所以这时候理财收入应该成为支撑生活很重要的一部分,以不至于哪天失业后家庭的现金流断裂。
不是土豪,没有家底,不会身怀绝技,大多数工薪一族都是纯粹地靠每月几千或是上万的薪资构筑自己的财富王国。
尤其是到了30岁以后,彼此之间的能力、工资、升职空间的差距不会太大,真正拉开财富差距的,绝对不是工资的高低,而是钱生钱的方式。
有时候,选择比努力重要,方法比埋头苦干重要,多一种渠,多一份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