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女娲造人》怎么教?

2020-12-10  本文已影响0人  马纪刚

女娲造人是中国的创世神话,那么对于“神话”这一题材该怎么教?

一、孩子为什么要学习神话

干国祥老师说:童话给人以当下的希望,神话则给予我们一生的希望。神话是人类精神的家园。走进神话,就是走近理想自我,倾听灵魂最高处的声音;

美国布鲁诺·贝特尔海姆在《童话世界与童心世界》里说:神话和童话用代表无意识内容的象征语言同我们讲话……童话通过给儿童以希望——甚至最弱小的人也能在生活中获得成功——来塑造人格;神话十分典型地涉及到超自我要求……神话主人公为人们发展超自我提供了极好的意象,但它们体现的要求十分苛刻……神话难以帮助人们形成整个人格的发展,而是有益于形成超自我……神话根据超自我的要求使理想的个性得到形象化的展现。

看来学习神话,掌握有关神话的知识,会讲神话故事只是次要的目标。那么,孩子为什么学习神话?魏智渊老师在文章中写道:尤其是创生神话的特点,就是让孩子以整全的方式理解我们生存的世界(包括文化世界)。

我们生活的时代,不但人与自然变得疏远,而且人与人之间也越来越疏远,或者说,人被严重地异化了。而神话有可能协助孩子摆脱这种束缚。神话让孩子在未来有可能重新整全地理解自己的生活,并使智力服从和融入心灵之中,从而有可能过一种灵性的生活,重新恢复与世界的联系,并日渐幸福完整。总之,像神话那样生活!

若想实现上述意义,你只能让孩子重新进入神话世界,重新经历神话,重新兴发感动。

经过科学主义洗礼的孩子,如何可能重新进入神话,而不是把它当作编造的故事?所以神话教学,有一个最适宜的年段:小学二三年级。

二、七年级的《女娲造人》怎么确定教学目标?

七年级的孩子十二三岁,已经过了学习神话的最佳年龄。

《女娲造人》教学参考给的教学建议是:

1、课文情结生动有趣,语言浅显易懂,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复述故事,然后加以点拨,让学生开阔视野,增加知识,激发起进一步了解的兴趣。

2、教学重点放在激发学生想像力上,可以通过其他类似的神话故事加以引导,更可以让学生对女娲造人时的心情、感受进一步展开想象。

3、要善于立足文本,想多方面延伸,可以多介绍一些相关的文本。如优秀的神话选本,介绍人类来源的书籍等,还不妨向同学们介绍鲁迅《故事新编》补天这篇故事,总之要多方引导,激起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教学参考引导学生学习的,不是“女娲的故事”(神话),而是《女娲的故事》(如何构思神话),即本单元的核心语文要素——想象(本单元把想象当做组材的主题)。

三、我这样设计教学

早读课上,我布置的学习任务是:

1、学习本课生字词,自己解决不了的,求助组长。

2、熟读课文,会复述故事。

课堂上,从检查预习切入,学习生字词

请小组派代表来讲台复述故事(可以吧同学当小朋友,说:“小朋友们,今天姐姐(哥哥)”给你们讲女娲补天的故事)

3、再读课文,结合课文字词句段,说说女娲是位什么样的神?现在书上批注,一会儿交流。

“一位神通广大的神,她每天变化七十次”

“一位勤劳的神”

“一位聪明的神”

“一位活泼可爱的神”

4、我们人是不是女娲造的?

学生说不是,是古人猿变得。我问:“若抛弃科学,你们接受自己是猴子的后代?还是接受是神的后代?”学生观点各占一半。

我告诉孩子们:我们相信科学,但也可以像古人一样 相信自己是神的后代,这样我们就会以神的形象来塑造自己,让自己也成为一个如女娲、盘古一样勤劳、聪明、关心人类的人,努力学习,努力修炼自己,我们也可以像他们一样神通广大。

5、看课本阅读提示《风俗通》里的记载,看看课文主要增添了哪些内容,哪里最能见出作者的想象力。又做了怎样的删减,为何要这样处理?

①造人的具体过程;②人造出来后欢欣喜悦场面;③女娲像人一样具有心理活动和喜怒哀乐等情绪;④作者的评述。可见作者高超的想象力

6、现在请你对女娲造人的`动机或经过做另一种推测,发挥想象,编写自己的《女娲造人》故事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