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百味人生旅途每周500字

陈绮贞,人生是用来享受的,不是用来理解世界的

2018-07-29  本文已影响41人  安稳君
太阳

我胆小的对自己说 就是这样吗

我是你眼里的太阳 也是你镜子里的骄傲

我问我 这世界是否一如往常

需要我在拥挤午夜发光

       2009年6月6号,陈绮贞“太阳”巡回演唱会杭州站。那一天是我大学毕业集体散伙饭,青春散场和陈老师的太阳光芒,我选择了后者,也是选择逃避狂欢盛宴后各自天涯的悲伤。

       喜欢陈绮贞的人都称她为陈老师,6月6日也是陈老师的生日。时至今日这个双子座的女生都没有搞清楚自己究竟是6日还是7日出生,但是在那个晚上,夜里24点的黄龙体育馆里,6次安可,一个半小时的全场站立,只为了给陈老师唱一首生日快乐歌。

       曾经小众的独立民谣创作人陈绮贞,如今已经成为了一个偶像级的创作歌手,经常会有人讨论陈老师的音乐究竟属于流行还是民谣。 小说家骆以军说,“是不是所有人都欠陈绮贞一个疗愈的时光?”实际上对于我们而言,只要是能够创作出疗愈我们的音乐,写出陪伴我们的生命的歌曲,让我们相信她唱的她所相信的一切是真的就够了。

你的温柔包围而我像个没人爱的傻瓜

你的影子巨大像喧嚣的脏话

在一片欢乐的景象之中我却觉得勉强

在离别的前夕找不忧伤的台阶下

       陈绮贞毕业于台湾国立政治大学哲学系。在她的歌词里,我们经常无法直观的体会到她所表达的初衷和歌词里蕴藏的含义。老师自己说,我时常觉得我的歌,就像是一面镜子。如果你听到了悲伤,那是因为你的心里有悲伤;如果你听到快乐,那是因为你的心里有快乐;  如果你看到了太阳,那是因为——你们就是太阳。

我的双脚太沈重的枷锁

越不过曾经犯的每个错

希望若是有绝望若是有

怎麼会换不回最初的承诺

       2012年,“背对哈瓦那”陈绮贞亚洲慈善摄影展陆续开幕。摄影是陈绮贞在投身音乐之前就已经萌生的兴趣之一。陈绮贞说:“我喜爱摄影,有很大部分原因是因为我喜欢摄影这一种孤独的本质。一台相机的背后只能有一双眼睛,一个快门只给唯一的手指。在无法分析的瞬间快速地判断,充满乐趣。人很难同时在这里,又在那里,可是你看到刚刚拍下的照片,所有曾经存在过的瞬间一起绽放,生命的丰盛和喜悦,都在里面。”对于摄影和音乐,陈老师认为这两者都很类似,如果想到一个什么,就要在最有感觉的瞬间把这个东西从很深的地方拉出来。写歌就是要把优美的句子和音符从很深的地方抓出来。

就算全世界与我为敌

我也不会逃避

我要的不只是爱你而已

我要让所有虚伪的人都看清自己

就让我一步一步一步跟着你

       当人开始有了一个梦想,就是试图要与现实做出一个决裂,也是驱动自己跨界的开始。

       2014年,陈绮贞的第一本散文集《不在他方》正式出版,十六个年头,六张专辑、七张单曲、无数次巡回演唱会之后,用三十八篇散文、七封信件、三场对谈、一段问答,记录了她以旅人之眼所烙印的风景,以及贴近日常与真实的感受,不喧哗的思索。

       她在书中写:“人生是用来享受的,不是用来理解世界的”“这个世界所有的幸运与不幸,就像是万花筒里的星星,命运之神不知道何时双手一转,有些星星就殒落,有些星星永远孤垂在宇宙最遥远的角落。”在书中的访谈里,对于音乐,陈老师说,她的歌想要借由音乐和歌词传达一种善意,无论出发点是来自于一个恶意的东西还是一种伤害或一种反击。

带不走的丢不掉的

让大雨侵蚀吧让它推向我在边界

奋不顾身挣扎

如果有一个怀抱 勇敢不计代价

别让我飞 

将我温柔豢养

       张铁志写,陈绮贞无疑是最能代表这个时代的台湾声音。

       如今的陈绮贞,很难定义她是独立或是主流。但是在《旅行的意义》红遍整个华语乐坛之前,在独立创作人尚未走到大众面前的时候,在这个全民民谣时代之前,陈绮贞一定是独立文化的象征之一。她保持着自己的节奏,缓慢的出唱片,独立的思考,不仅用音乐,还用影像和文字对我们这一代年轻人做出影响。

      “这个名叫陈绮贞的女孩,是一条隐藏暗流的小河。”沪上知名主持人周瑾这么形容她。陈老师一直都不是娱乐圈的一份子,这些年始终按照自己的节奏生活和工作,岁月也很难在她的脸上留下痕迹。2009年的《太阳》,2013年《时间的歌》,然后到2017年,就只有一首《我喜欢上你时的内心活动》。

       陈老师的恋情,每个人都知道,却又只知道那一点点。和制作人钟成虎陪伴着共同走过了十几个年头,不结婚,也没有花边新闻,只是在一场又一场的演出现场,我们可以看到那个吉他手小虎。这以上的种种可能都是我们爱着她的原因吧,哲学系女生,俗世生活再烦扰也与我无关,就这样安静的陪伴着每个人,而又自己成长。

你看那 九点钟方向

日内瓦湖的房子 贵吗

世界上 七千个地方

我们定居哪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