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感言集之62: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孟子》感言集之62: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早起,高声朗诵《离娄章句上下》,其中对“
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颇有感触,在生活中,我们去追求某样东西,去做某样事情,不一定都能够成,有成有不成。如果不成功,那么我们的心态就会受到影响,正常的反应就是怨天尤人,都是人家的错,都不是自己的问题。如果这样想,我们就在自己拒绝自己,我们就在为自己的失败找借口!所以正确的做法是:先冷静下来,认真分析其中的前因后果,反思自己有哪些因素没有注意到?有哪些事情没有做到位?有哪些地方自己做错了?如何避免再次出现类似问题。这种反思非常重要,没有这种反思,人是无法成长进步的!
原文如下:
孟子曰:“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诗云:‘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大意是:
孟子说:“你爱护别人,但人家并不亲近你,你就要好好反省自己的仁爱到底够不够;你去管理人民,却管不好,就要好好反省自己才智够不够;你待人以礼,但对方却不报答以礼,你就要反省自己恭敬够不够。任何行为如果没有取得好的效果,我们就要反过来检查一下自己,只要自己本身端正了,天下人民就会归顺你了。”《诗经》说
“人的一言一行若是能够长久地与天地之命相配合、相协调,相信无数的幸福就会不求自来。”
个人看法:
这一段文字,某种意义上就是自我修身的良言,现代心理学中有一句话“我是一切问题的根源”,与孟子的观点“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有异曲同工之妙。为什么我会出现““爱人不亲,治人不治,礼人不答”这三种状况呢?这个需要我们好好反思,要从三个方面去反思暨“反其仁,反其智,反其敬”。生活中,行有不得的事情非常多,如果不学会反思,不进行“反求诸己”,我们就会生活的不幸福,因为人生有十之八九不如意,不如意的事这么多,于是为了给自己的不幸找借口,我们就去抱怨天、抱怨地、抱怨人,全世界都错了,就我自己正确,于是自己更加悲催更加可怜更加无人理解无人同情。
生活中,行有不得者的现象比比皆是,不是每一个追求都会成功,不是每一个欲望都会得到满足,相反,我们要去评估自己的综合实力是否匹配,就像巴菲特的老搭档查理.芒格所言“我非常幸运,很小的时候就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要得到你想要的某样东西,最可靠的办法是让你自己配得上它。这是一个十分简单的道理,是黄金法则。”所以孟子接着说“其身正而天下归之”,这个“身正”是关键,“身不正”所有的追求都会“行有不得”。所以“身是否正”是反思的关键。最后孟子引用《诗经》的名言“永言配命,自求多福!”,我们该好好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否与天命相匹配,唯有与天命相匹配,许多幸福美好的事情不用追求也会自然而来”。
余超林早读《孟子》感言集之62: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2018-7-25 于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