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

2020-11-29  本文已影响0人  姚Fay

以前真的有过某些天真的想法,觉得在一个企业就是要贡献自己的技能,成为这个组织中的一颗螺丝钉或者一个必不可少的组件,发挥一项重要功能,才能称之为有价值。而有了这种价值就一定能获得职位上的升迁,从而能够持续地干下去,直到退休。

最近想法有了极大的改变。尤其是过去想法的前提条件是企业能活得足够久,自然就只能去大公司。可是,后来看到很多人在大企业中遇到了中年危机,40几岁被辞退,出了那个世界才发现自己其实一文不值。于是,这两个矛盾的认知就一直没有得到和解。

一方面觉得只要自己真正能付出劳动,能提供自己真正的价值就一定会有对等的收获。一方面又知道,年龄越大待遇就会逐年上升,如果企业请一个新人做同样的事情,花费的薪资一定要比留着你一个老员工要划算很多。于是,这两者之间始终无法调和,也似乎始终无解。相信很多人,一旦细想这两个问题,也很难找到答案。

那到底什么才是一个人在企业中持续生存的法宝呢?看完了历史,似乎找到了些蛛丝马迹。

明朝官员,若想自己能持续生存下去,就一定要有自己的门生,而且一定是看到有前途的后辈,马上抢到自己的门下。这是向下的管理。而向上,也一定要有非常强硬的后台,否则那个优秀的门生凭什么投靠你,他们也是为了自己日后的仕途能够更加顺畅些。

那么,同理,在任何一家公司,尤其是大公司,当度过了类似朱元璋同志打天下时的创业阶段,技术就不再是一个硬通货了,取而代之的是人脉。如果你能看透领导的心思,明确知道高层中谁才是那个有实权的人,并且知道如何投其所好,那你就有了上层人脉。而又如果,你能有识人之慧眼,早早地投入心思去培养有能力的后备力量,就定能保你平安退休。

可惜,当年的我道行不足,自然活不过三集就主动选择退出。如今看穿了这一点,却也似乎没有了再次入局的兴趣。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