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守望孩子心理

孩子身上的资源诅咒现象

2016-09-16  本文已影响505人  握孩手

文|守望

1

昨天去我家姑娘的英语班等她时,遇到她同桌的妈妈,两个孩子妈自然聊起孩子的七七八八。

“听我家姑娘说,你儿子在数学方面反应特别快,而且其它学科学得也特别厉害。”

“我儿子反应快是快,就是马虎。”

“听说你儿子分析难题的思维特别强,真是又聪明又好学。”

“他笨倒是不笨,从小就是这样,难题会发挥得更好,越是简单题越容易出错。”

“那你可不能当着孩子面老这样说了,这就是强化他简单题出错的节奏呢。有的书上说,孩子会想方设法地用行动证明父母说的话是对的。”

“哦,会这样呀。”

“如果你希望孩子是什么样,你就关注他做得符合这个标准时,及时提出表扬,这样就是正强化。如果当着孩子面,经常说孩子越是简单题越容易出错的话,也是一种强化,属于负强化。两者最终都会使他的行为得到强化。”

“那以后我真得注意了呢。”

2

因为这次聊天,我不禁想到朋友的儿子小帆。

小帆从小就是个机灵聪明的孩子,在学习上不用太下功夫,就能取得很好的成绩。那时朋友常常和我说,这孩子挺聪明的,就是不用功,只要用上两周功夫,成绩就能显示出来。

后来孩子上了初中,成绩起伏较大,常常是这次成绩上来,下次成绩下去。

再后来孩子上了高中,高一上学期成绩最好是班级第一,但他还是原来的学习习惯,因此成绩也起伏不定。

高中课程如果只依赖聪明,不肯下足够的功夫,还想取得特别出色的成绩,那真是概率较小的事件。小帆的那种短时间突击用功的法宝,已经不能让自己的成绩像小学、初中那样,蹭地一下蹿到前面来了。而且由于成绩不能显著提高,他似乎也不想再奋力一搏。

3

想起经济学上有一个资源诅咒理论:

资源诅咒这个经济学的理论,多指与矿业资源相关的经济社会问题。丰富的自然资源可能是经济发展的诅咒而不是祝福,大多数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比那些资源稀缺的国家增长得更慢,主要由对某种相对丰富的资源的过分依赖导致。

“聪明”对孩子来说是多么宝贵的资源,可是如果对它过分依赖,不肯付出自己后天的勤奋努力,“聪明”这个资源对孩子的发展同样会成为一种诅咒。

4

美国心理学博士海姆·G·吉诺特著的《孩子把你的手给我》这本书中,有这样一段描述:

如果孩子被称赞聪明,那么他很可能不大愿意接受负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这种情况并不反常,因为他们不想冒险而失去高分。相反,如果对孩子付出的努力进行夸奖,那么他们可能对于艰难的任务会更加坚持不懈。

斯坦福著名大学发展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说:

夸奖孩子努力用功,会给孩子一个可以自己掌控的感觉。孩子会认为,成功与否掌握在他们自己手中。反之,夸奖孩子聪明,就等于告诉他们成功不在自己的掌握之中。这样,当他们面对失败时,往往束手无策。

在后面对孩子们的追踪访谈中,德韦克发现,那些认为天赋是成功关键的孩子,不自觉地看轻努力的重要性。这些孩子会这样推理:我很聪明,所以,我不用那么用功。他们甚至认为,努力很愚蠢,等于向大家承认自己不够聪明。

5

如果姑娘同桌的妈妈以后真的能改变对儿子的常用说法,那么她儿子的“聪明”资源会更好地开发利用吧。

同时我要马上告诉朋友,从现在开始不提聪明这点,也不提孩子就是不用功这点,换一个强化的方向:关注和表扬小帆一点一滴的努力行为,坚持下去,相信会有变化的。

费尔巴哈说:人就是他所吃的东西。

我们给孩子不同的精神喂养,定会收获不同面貌的孩子!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