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天香》——今人的“红楼梦”

2014-08-08  本文已影响130人  千山

买书,经常看到王安忆的作品,但一直未曾拜读,甚至以为这是个男人的名字。也没听过文学界还有一个“红楼梦奖”的著名奖项,有些孤陋寡闻了。

直到遇到《天香》。

先看书,读了几页,浓浓的脂粉气便从字里行间漫溢出来,氤氲成雾,浓,久久不散。

这是一个决然的才女,是用沁过中国文化的中国文字滋养过的,所以出来的东西有一种“神”在里面。她没有太多的那种学西化而不得的别扭,有一种本土浓郁的温润感,像玉,水头,色泽,声响,形制,都让人舒服。

以古史为题材的今人之作很多,其间不乏大家名作。如熊召政的《张居正》,姚雪垠的《李自成》,都入了茅盾文学奖。小说基本上是以史为骨架,用事件推动情节的发展,然后添血织肉,靠深厚的功底做成一部鸿篇巨著。

读《天香》,近的让人想起巴金的《激流三部曲》,远的让人想起《红楼梦》,都是把社会里的一个家族蒯出来,片片的剥给大家看,能够吸引人靠的是“工艺”。但是,这些作品大多是当时人依着当时的模子描摹出一个当时的故事,而《天香》却是当下人写古代事,还不是很近的古代,是四五百年前的。不是穿越,也不是意淫。它嫁接在真实的历史上,背景设立在明朝中后期,从嘉靖时开始铺陈开来。

《天香》是从园林开始的,愉园,天香园,把那个时候江南的富庶安逸映衬出来。用园林做底,然后在上面描绘出一个关于“绣”的故事。

读它,很容易让人联想起《红楼梦》里的那些情景,却没有那么多的是非。

王安忆是“今人”,她心中的古人应该都是一种衣袂飘飘,不食人间烟火的样子,尤其又是江南,不仅好出文人,更易出才子。

在她笔下,描写的这个家族的成员大多都是有“出世”情怀的,有甚者如申镇海,夫人走后,剃发出家;申潜之,忽然坐一顶轿子跟个唱弋阳腔的便消失了。这些人从小家境殷实,生活优渥, 所以不知饥寒,年景不好的时候只不过少弄一些玩意儿罢了。

王安忆给这个家族安排了巨大的财富,足够他们挥霍几代,起码在数十年的时间里家族中人都不需要靠仕途生存。这样的安排下,他们每个人都可以在封建社会那种压抑的气候里自由生长,避开“科举”这条“人间正道”,不受太多的干扰。

也因为她是今人,所以可以大谈科考之弊,对正统道学的异端看法,这些纵使是《红楼梦》里也是暗示而不明谈的。

但《天香》又有着十分靠谱的历史印迹,徐光启在上海推广甘薯,张居正在职居丧没有离职丁忧,海瑞任职期间大户的屏踪敛迹,当时人对唐寅和香光居士董其昌的追崇……这些又像是作者身居其中,真切经历着,讲述过程当中,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轻风吹来,若有似无的拂过这个家族,整个家中便荡起各种涟漪。

《天香》是用“绣”把这个故事讲完,因此王安忆没有把很多寻常作品那些乌糟糟的黑暗事情夹进去,正如里面出现的希昭,辟出一个武陵的桃花源来。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