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影•武侠魂归英雄冢墨海

魂归英雄冢(五)熊熊圣火

2025-05-09  本文已影响0人  面壁的丁零

第五回    熊熊圣火

自那日元军退却,一连几日再无半点动静。探子回报,说敌军整日饮酒作乐,守备松懈。武敦儒、武修文兄弟二人当即请战,但郭靖心知蒙古军纪严明,忽必烈亲自坐镇,断不可能如此做派。他与黄蓉商议一番,两人均认为此乃元军示弱诱敌之计。郭靖下令全军严阵以待,不得轻举妄动;又命武敦儒、武修文各领一支人马在城外呈掎角之势埋伏,以防元军突袭,与城内宋军有个照应。

郭襄、郭破虏姐弟虽都受了内伤,但一个有九阳神功护体,一个有九阴真经相助,伤势恢复得极快。这对姐弟此时在军中威望极高,他二人甫一伤愈,便被朱子柳拉着去各营巡视,宋兵无不欢欣鼓舞,士气大振。郭襄这几日忙前忙后,倒把满心思绪一时都抛诸脑后,只是这几日不见母亲黄蓉身影,心中不觉奇怪。

这一日上,郭靖见元军久不来攻,己方日夜加紧戒备,长久下去必生疲惫。他熟知兵法,深知疲兵之危,与襄阳镇抚使吕文焕商议后,决定在夜间大宴群雄,以提振士气。

夜幕降临,篝火熊熊,军中欢声笑语不断。郭靖亲自举杯,激励将士们同仇敌忾,奋勇杀敌,各军将领轰然响应,誓死守卫襄阳。随后郭靖下座与群雄轮番敬酒,不经意间瞥见一个高瘦男子兀自独坐一隅,不与旁人交谈,也不饮酒吃肉,便上前问道:“兄台可是嫌酒菜不合口味?”

 那人见郭靖问话,忙起身拱手道:“不敢。在下明教常怀义,因教规所限,不便饮酒吃荤,还望郭大侠海涵。”

郭靖讶道:“原来是明教光明左使常英雄,久仰大名,失敬失敬。贵教衣教主在北方起兵抗元,郭某早有耳闻,只可惜一直无缘结交。”

常怀义笑道:“郭大侠在襄阳立抗元兵,堪称天下汉人的中流砥柱,衣教主对郭大侠也是钦佩不已,特命在下前来相助。”郭靖闻言大喜,命人取来素斋茶水,与他促膝长谈。两人越聊越是投机,不知不觉已至深夜,群豪都已纷纷散去,这才依依惜别。

郭靖回到府中,见房中灯火依旧通明,妻子黄蓉伏案身影映在窗纸上,不觉心生爱怜,当即推门而入,轻声道:“蓉儿,欲速则不达,那件事不必太过心急,还是早些休息为好。”

黄蓉抬头,眼中血丝密布,却是一脸喜色,笑道:“靖哥哥,《九阴真经》的速成法门,我终于参透了!”

郭靖闻言大喜,忙道:“真的?有了这速成法门,后人修炼九阴真经将事半功倍,对抗元大业大有裨益。”

黄蓉点头道:“正是。眼下元兵凶残肆虐,只怕后人再也不能向咱们当年那样专心修炼武学。有了此法,孩子们便能迅速提升武艺,投身抗元大业。但此法门中我删去了调和阴阳的内功心法,以九阴白骨爪、摧心掌、白蟒鞭等外功招式为主,短期内可使武功突飞猛进,但毕竟招式阴毒,易损心性。因此必须是正人君子修炼,心术不正之人若得此法,必将戾气大增,反噬其身。”

郭靖端详妻子片刻,见黄蓉着实憔悴不少,心中怜惜更甚,轻抚她发鬓,柔声道:“蓉儿,你辛苦了。”

黄蓉心头一暖,会心笑道:“靖哥哥,为了抗元大业,苦一点又算得什么?”长叹一声,又道:“现在只差那宝刀、宝剑了......”

原来郭靖、黄蓉见元军兵马强盛,势不可当,襄阳城只怕难以久守。他二人已报定必死之心,但仍希望能为后人留下抗元火种。黄蓉请了天下第一巧匠,将杨过所赠的玄铁重剑熔炼,加入西域精金,用以打造宝刀、宝剑各一把,再将两人毕生所学的武功兵法藏入刀剑之中,以期后世英雄得之,能承继抗元重任,延续汉人希望。两人又将给宝刀、宝剑分别取名“屠龙刀”、“倚天剑”,屠龙刀”寓意斩断暴政,“倚天剑”象征护佑苍生。

两人聊了一会,渐觉疲惫,郭靖正要熄灯,忽闻院中传来异响。夫妻二人对望一眼,悄声从窗中翻出,跟了上去。只见一道黑影在月下疾行,身法诡异,显然是个高手。若非郭黄二人武功已臻化境,绝难察觉。那黑影忽地顿住,却是停在郭襄房前。只见他伸手正要推门,却又犹豫片刻,缩回手来。

郭靖夫妇不知他意欲何为,伏在暗中屏息凝神,紧盯着那人。黑影似在权衡,一只手伸了又缩,甚是挣扎。忽听一个声音冷冷道:“郭二小姐只怕早就睡了,你何必扰她清梦?”

这声音一出,那黑影和郭靖夫妇俱是一震。循声望去,三人立时大惊失色,原因却又各不相同——郭靖是惊讶:“竟然是他!”黄蓉是惊异:“这是谁?”那黑影则是惊恐:“竟然是他!”三人随即心中却又同时惊呼:“怎么我竟没有察觉?”

这说话之人究竟是谁?——明教光明左使常怀义是也!

常怀义负手而立,月光下神情冷峻,死死盯着那黑影。那黑影身形一颤,缓缓摘下面罩,却是蒙古军中的红袄武将——慕容存志!

常怀义冷冷道:“慕容兄,别来无恙。”目光撇向郭靖、黄蓉二人的藏身之处,又道:“此人是我明教叛徒,在下奉命清理门户,还请郭大侠见谅。”

郭靖、黄蓉心中一凛,相视苦笑,随即起身走出。慕容存志又是一震,心知自己今日在劫难逃,脸上伏起一丝惨笑。

常怀义拱手道:“郭大侠、黄帮主,此人曾身居我教护教法王,但为荣华富贵投效蒙元,实乃我教之耻,还望两位容我将他带回明教总坛,按教规处置。”

慕容存志忽道:“常左使,明教中我只当你一人是朋友,想不到你竟一点都不懂我。”

常怀义愕然道:“怎么说?”

慕容存志长叹道:“我慕容氏是大燕国皇室,自当年亡国后,历代先祖无不矢志复国。先父投身明教,无非是想借明教之力,重振大燕雄风。只可惜明教高手如云,我父子两代为明教效力,却始终难以掌握权柄。如今我投身忽必烈帐下,也只为借蒙元之力以图复国罢了。”

常怀义沉声道:“你为了复国,便甘当汉奸?”

慕容存志惨然笑道:“汉奸?你可知我本就不是汉人!我慕容氏乃鲜卑后裔,汉人江山与我何干?”

常怀义闻言,眉头紧锁。黄蓉冷笑道:“慕容氏燕国是五胡乱华时的事了,距今已有八百余年,鲜卑早已消亡,你偏生做得这等春秋大梦!”

慕容存志向她怒目而视,怒道:“我慕容氏的复国大业,岂容你妄加评判!”

常怀义道:“慕容存志,你不必多言,今日之事,已无回转余地。你若就此跟我回去,我或可在教主面前为你求情。至于复国云云,我劝你还是别做梦了。”

慕容存志叹道:“我既已被常左使找到,那是决计逃不掉的。我只求......”忽地看向郭靖、黄蓉,“只求再看郭二小姐一眼。”

郭靖、黄蓉对视一眼,心中大惊:“原来这厮竟是看上襄儿了!”

常怀义也是一怔,旋即道:“这事我做不了主,你问郭大侠、黄帮主去吧。”转身长叹道:“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啊......”

之间慕容存志眼中凶光乍现,猛出一掌打向常怀义后心。常怀义冷笑一声,出手在身后一拂,架开慕容存志掌势,同时身如电转,左掌猛劈,攻守转换只在一招之间。慕容存志一掌快似一掌,掌风激荡;常怀义却不慌不忙,招招后发先至,三五招间便已稳占上风。

郭靖见慕容存志招招占先,却招招受制,心道:“这常左使果然厉害。当年在华山绝顶,少林寺的觉远大师说‘后发制人’正是此理。只是若想臻此境界,当世却没有几人。”

慕容存志此时大落下风,汗水如雨点般洒落。常怀义沉声喝道:“慕容存志,你还不束手就擒!”掌力骤然加猛,如狂风骤雨般袭来,慕容存志左右支绌,踉跄后退,直到撞上身后大树,退无可退。常怀义目光一凝,掌势如雷霆万钧,直逼慕容存志胸口。慕容存志双掌推出,只听一声巨响,身后大树轰然倒塌,尘土飞扬。慕容存志冷笑道:“承让了。”身形一晃,已然跃上房檐。

黄蓉心中一动:“这是他们慕容氏的斗转星移!原来当日林中的那棵断树,也是被他用这法子所断。看来张君宝确是被他所伤!”她心念电转,立时叫道:“靖哥哥,别让他跑了!”

郭靖立时会意,一招“亢龙有悔”凌空击出,慕容存志跃在半空,忽觉一股强劲掌风袭来,跟着后心一震剧痛,身形一滞,口喷鲜血,重重摔落在地。

几人都是当世一流高手,先前交手都是悄无声息,郭襄熟睡中并未察觉。待大树倾倒,响声震耳欲聋,郭襄立时惊醒,忙披上外衣冲出房门,却见慕容存志在半空中被父亲一掌击落。她对这人恨之入骨,长剑铮然出鞘,娇喝一声,便要将此人一剑了结。常怀义身形一闪,拦在郭襄面前,沉声道:“郭二小姐剑下留人。”

郭襄柳眉倒竖,叱道:“你是谁?”

黄蓉抢道:“襄儿,你先别轻举妄动,过后我再跟你细说。”郭襄虽心有不甘,却知母亲言必有因,只得收剑入鞘,冷冷瞪了慕容存志一眼。

常怀义目光如炬,凝视慕容存志,沉声道:“今日之事,是你咎由自取。我念在往日情分,你有什么未了之事,尽管开口吧。”

慕容存志只觉周身力气尽失,但心脉未损,性命无虞暗中佩服郭靖掌力收发自如,竟连常怀义都以为他必死无疑。他心念电转,口中叹道:“我前几日不慎伤了郭二小姐,心中......心中懊悔......我怀中有当年教主所赐的雪域玄青丹一枚,我死之后,请帮我转交......转交郭二小姐......”

郭襄一怔,不知他是何用意。常怀义叹道:“我当着你面给她便是,她收不收就不是我能左右的了。”说着伸手往他怀中摸去。

黄蓉忽地叫道:“小心!”

常怀义心中一凛,立时向后跃开,隔空出指连点,只听“当啷”一声,慕容存志手中匕首掉落在地。 慕容存志惨笑一声,喃喃道:“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常怀义淡淡地道:“不错,这‘参合指’是你当年教我的,我如今用以制你,也是天意。”

“砰”的一声,慕容存志仰面栽倒,一动不动。郭襄上前轻踢一脚,慕容存志一动不动,俨然已成一具死尸。常怀义长叹一声,想起旧日情分,怔怔出神。郭靖见他模样,想起自己少年时的义弟杨康,和慕容存志一样的误入歧途,心中不禁涌起一阵悲凉。

郭襄怔怔落泪,喃喃道:“君宝,我终于替你报仇了。”

常怀义回头道:“你说的是‘素衣神剑’张君宝么?他没死啊。”

郭襄闻言,泪眼微睁,颤声道:“你说什么?”

常怀义点头道:“那日我追踪慕容存志踪迹,见他率一队鞑子兵围攻张君宝,张君宝武功本在他之上,只是没见过‘斗转星移’这等奇功,被他出其不意打伤。我正要出手,却见神雕侠杨过忽地现身,只用三招便将慕容存志击退,救下张君宝。我和杨大侠有过一面之缘,上前和他招呼,他便告知我那少年竟是大名鼎鼎的‘素衣神剑’。”

郭襄心中一震,泪水顿收,急切道:“大哥哥现在何处?”

常怀义一怔,随即想起江湖流传“小东邪”郭襄对杨过情根深种,叹道:“他带着张君宝走了,我也不知他去了哪里。”

郭襄闻言,心中百感交集,既为张君宝未死而欣喜,又为杨过不知所踪而悲伤,二者相较而言,终究还是悲伤大过了欣喜。黄蓉知女儿心事,也不知如何相劝,只得上前紧紧握住她手。

常怀义俯身抱起慕容存志尸身,叹道:“故国已去,往事成功。就让这一切都烟消云散了吧。”对郭靖、黄蓉微微颔首道:“郭大侠,黄帮主,保重。”走出几步,又回头道:“待我回教中禀明教主,一定回襄阳相助各位。”

送别了常怀义,郭靖夫妇将郭襄送回房中,好生安慰。郭襄笑道:“女儿也快而立之年了,在江湖上也是小有名气,你们就别再拿我当小孩子了。”郭靖、黄蓉会心一笑,便回了自己房中。

黄蓉点上一根蜡烛,叹道:“襄儿呀,还是孩子心性。”

郭靖笑道:“在爹妈面前总是孩子,在江湖上可就不是了。”

黄蓉想起自己即便人到中年,遇上父亲也总要撒娇一番,不禁轻笑一声,又道:“也是,芙儿也是一副大小姐脾气,但成亲之后终归有所收敛。”

郭靖忽地叹道:“芙儿性子骄纵,终究是咱们做父母的没教好,累得过儿断了一臂。”

黄蓉一怔,叹道:“靖哥哥,事情都已过了这么多年,想不到你还放在心上。”

郭靖望着烛火,缓缓道:“咱们欠过儿的,岂止一条臂膀。”

黄蓉默然不语,心中却叹道:“现在襄儿为了他心神不宁,四处奔波,却不知是不是在替咱们还债。”

郭靖见妻子神色黯然,轻抚她肩头,温言道:“别想这些了。这些日子里你着实劳累,咱们尽早歇息吧。”

黄蓉点了点头,吹熄蜡烛,依偎在郭靖怀中,忆起少年时和他并肩闯荡江湖的岁月,再想襄儿如今的处境,心中不禁慨叹造化弄人。

转眼天色渐明,远处忽地隐隐传来一阵喧闹。郭靖、黄蓉霍然起身,互望一眼,心中暗叫不妙。

只听外面愈发嘈杂,脚步声、马蹄声、呼喝声交织成一片。郭靖推门而出,抓住一名宋兵问道:“怎么了?”

“鞑子攻城!鞑子攻城!”

(未完待续)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