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困惑的根源
今天张翔老师讲的课是:突破困惑的根源。
老师举例说,比如小鸟被碰撞了,它会呈现假死的状态,如果我们去抚摸它,这个小鸟真的就死了。如果我们不管它,过一段时间,这个小鸟会动动身体,逐渐醒过来,它有自我恢复功能。这个小鸟之所以呈现假死的状态,是因为所有的疼痛都是一种自我保护,它启动了自我保护机制,又称创伤胶囊。如果让它醒来,需要它自己内在的力量慢慢复苏。
我们人如果我们遇到创伤,也会启动防御机制进行自我保护。如果经常使用某种防御机制,就会形成一种模式。比如强迫,重复某种行为,是为了让内心感到安全,但强迫的人内心有冲突,情绪痛苦。想让他打破这种模式,需要他自己内在想改变,如果他内在没有改变的动力,外人强行去帮,无效,甚至有伤害。这就是心理助人是助自助之人,一定是这个人自己愿意做出改变,并且是自己去做事、突破、成长。
怎样突破困惑呢?我们可以引导对方看到自己局限的状态,接受这种状态,然后他才有可能放下,并通过坚持行动实现改变。比如一个人强迫,通常是不接受自己的强迫症状。我们引导他允许自己强迫,只需打破他的重复,他的内心不冲突了,问题就逐渐解决了。
怎样才能转化自己的困惑呢?
一是要随时随地的知道自己要什么。我们探索自己的使命、价值,就是探索自己想要什么。比如,总是感觉自己很累的人可能是想要轻松,总是觉得自己不够好的人可能是想要被欣赏、被认可。
二是能够跟自己建立亲和。亲和就是信任自己,对自己负责任,有力量。我觉得这就是一个人的自尊自信,觉得自己是可爱的,喜欢自己,这是一个需要训练的过程。
三是慢慢苏醒,感官越来越敏锐,警觉于感官收集来的信息。比如自我觉察,觉察自己的情绪、感受、思维,就是在练习感官的敏锐性。我们也要提升觉察外界的能力,比如觉察周围的环境,觉察他人的肢体语言。肢体语言包括目光与面部表情、身体运动与触摸、姿势与装饰、人际距离。
四是灵活的能力。灵活取决于前三项的训练程度,上面三项越强,灵活的能力越强。
今天的作业是让自己所有的行为慢下来,带着觉知与外界互动。
这段时间我们一直坚持写觉察日记,就是在不断的觉察自己的思维、感觉、情绪、需要、模式,不断了解自己。我们练习食禅、行禅,也是在提升自己的感受力,培养内在的感恩之心。
带着觉知的觉察是解决心理问题的方式。比如当你情绪失控时,你感受自己的情绪,你就已经不被情绪控制了。弗洛伊德曾经说过,把过往发生的创伤性事件富有感情的说出来,这个事件带给你的伤害就会永久性消失。所以我们慢下来,开始带着觉知的生活,不断的觉察自己和周围的一切,就走在自我疗愈的路上了。
10.17觉察日记
事件:今天外出学习,老师讲关于大数据的理论应用以及未来的社会状态,感到非常激动振奋。
感受:兴奋,喜悦,全神贯注的倾听。
情绪:喜悦
自言自语:未来的社会是个大数据的社会,也是一个思维的社会。
像什么?像突然发现了宝藏。
需要:成长
模式:我是一个对未来充满好奇的人。
提醒我:要定位自己还年轻,需要不断学习探索。
食禅:喝银耳汤,银耳绵软,汤甜。吃酥刀鱼,鱼肉酥,鱼刺很硬。馒头松软,如同嚼棉花,有甜味。感谢食堂人员及服务人员的付出。
行禅:昨晚在雨中行走,雨水湿透鞋子,感受到鞋面很凉,鞋底凉,脚感觉两。在行走中感觉腿有点酸、累、乏力 。乘坐地铁时人员很多,大家都在忙着看手机,感受到了城市的快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