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是每个人的默认状态——《快乐算法》

2019-05-02  本文已影响0人  逆旅沙鸥

作者相信快乐是可以计算的,在书中作者建立了一套快乐算法模型,帮助我们去寻找自己的人生快乐。

一、快乐是什么?

快乐就是发生的事件大于你对世界的期望,关键在于你自己的想法,让你不快乐的是你的想法,而不是事件本身。所以如何选择你的想法就决定了你是否感到快乐。

二、如何建立自己的快乐清单

1、快乐清单的目的是记录自己感到快乐的事,包括显而易见的、稀松平常的等等

2、工具:纸和笔

3、采用句型:当.......发生的时候,我感到快乐;

4、尽可能多的列举

5、在完成快乐清单至少是第一次完成快乐清单后,找出你想要置顶的或者是感到最快乐的事情,将它们标注出来,列出简单的清单;

6、快乐清单的建立并不是一次性的,可以随时添加。

三、构建快乐算法模型

构建快乐算法模型遵循的6-7-5法则,具体来说就是快乐=牢记5个终极真相*粉碎6种重要错觉*修复7处大脑盲点。

1、六种重要错觉

1)]想法错觉:大脑的想法不等于你的想法,脑子里的声音并不是你,你需要找到操控想法的技巧:观察对白、观察剧情、采用更好的想法以及通过冥想等方法让大脑里的声音闭嘴;

2)自我错觉:包括物质形态的、自我意识以及自己的世界上所处的位置;要知道你是物质世界包括你身体的观察者,你需要摘下自我意识的面具,不必要取得别人的认可,你更要认识到自己并不是世界的中心;

3)知识错觉

4)时间错觉。时间的本质是当下,要获得快乐,就要将快乐锚定在当下;

5)控制错觉。唯一能够控制的只有自己的行为和态度,首先要有负责的行动,然后放弃控制的需求;

6)恐惧错觉。解除恐惧的步骤分别是:承认恐惧的存在;定义恐惧;发现自己的恐惧;了解大脑关于恐惧的认识,关键是要写出来,通过对话了解真相;放下恐惧,体验生活;将恐惧转化为行动。

如何将恐惧转化为行动呢?

① 审问:会发生的最坏场景是什么?

② 发生了又会怎么样?

③ 发生的可能性有多大?

④ 如何避免它的发生?

⑤ 发生后能恢复吗?

⑥ 如果不做这件事,会发生什么?

⑦ 最好的场景又是什么?

2、七处大脑盲点

1)过滤。大脑为了专注于自己要优先考虑的事,会忽略掉一部分真相,所以我们感知的世界有许多是不完整的;

2)假设,这是大脑自己编造的故事,并不是真相;

3)记忆:记录的是过去发生的事情,并不等于真相;

4)预测:大脑基于自己的假设生成的关于未来的故事;

5)标签:容易先入为主,影响判断;

6)情感:我们并不像自己想象的那么理智,大部分时候会被并不理智的情感所左右;

7)夸大:夸大的真相更多的意味着小于真实;

修复这些盲点的简单方法是问问题:这是真的吗?

3、五个终极真相

1)现在

要保持当下的状态,可以通过书写积极事件日志、停下来、减少分心、设置私人专属时间以及一次只做一件事情来时刻提醒自己;

2)变化

寻找生命的平衡点,学会俯视和感恩,你会了解到自己相对于世界上其他一些人是多么的幸运;

3)爱

无条件的爱才是真实的情感,只有给予才能获得回报;

无保留的给予天地万物、给予你自己、善待一切;

留下对自己有用的,其余的全部送出去;

要做善良的人,而不是做正确的人;

4)死亡

接受死亡的真相,活在当下,想一想今天是人生最后一天,要怎么样去过;人生是租来的,终将失去;

5)我们是造物主的伟大设计,造物主有自己的一套算法,而快乐是我们本来的状态,接受设计的真相,寻找自己的宁静与快乐。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