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最美的教学最简单有感
第一次读尹建莉的书,是《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几年过去了,内容几乎已经忘记了。这个月丁玉海名师工作室的书单是读《最美的教育最简单》,于是我开始了对这本书的阅读。
这是我看过觉得最值得推荐给家长和老师们看的书,这本书教我们找到了我们研究的一般思路,以及写作的一般思路,本书的每篇文章各自独立,整体却浑然一体,因为其内部始终有一个非常清晰的逻辑框架,这个框架不是文字结构上的教条,而是遵循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样一个科学认知的规律,他深入的观察生活,敏锐的发现问题,勇敢的剖析问题,并且积极的给出建议,这样的思考路线和专业素养贯穿始终,值得我们学习本书每个章节独立成章,一章解决一个育儿难题,有些内容和当前主流的育儿理念还有些冲突,细细看来,也容易接受。
第一章保卫纯真童年,让孩子在自由的环境下长大;第二章净化育儿观念,现在的人知识面太广,了解太多,育儿上反倒回不到最简单的方法上;第三章回归自然养育,孩子和妈妈的关系无可替代,让孩子不要在太多条框下成长;第四章赢在教育细节和第五章完善家长自身,给家长特别是妈妈提供了可以用于实践的方法,让家长可以尽快回到正确的育儿轨道上来。
每一章都从孩子的例子入手,从孩子的表现看本质,问题出在哪儿,深入浅出摆事实讲道理,戳破家长管教思想的肥皂泡,让孩子回归自然,管不如不管的观念。
教育家杜威说过:“一切教育的最高目的是形成性格。”在每个人的生命成长中,没有比家长更重要的老师。
不过,教育的匪夷所思之处,或者说和其他事情最大的区别,就是目的和结果的背离。很多家长的愿望和努力,不但没转化成生产力,反而变成了破坏力,这样令人痛心的例子比比皆是。无数相似的儿童,每天会有千万种不同的生活细节;而当下关于教育的新概念、新名词越来越多,使很多家长反而不知所措——所有这些情况,让不少家长感叹,教育孩子这件事好难好复杂。
判断一种习惯的价值,可以从三个方面考虑,她是小习惯,还是大习惯是外部习惯还是内部习惯是别人的习惯,还是自己的习惯,比如有两个孩子,一个以家长的要求严格遵守作息时间,每天按时按点坐到书桌前开始写作业,心里却总惦记着看着的电视,或者玩一个游戏,不时的走神,心里痛恨作业,但也不敢离开书桌,另一个孩子可以自由安排时间,有时间玩游戏,有时先写作业,如果玩的时间太长,几张和写作业时间,只好熬夜写作业,或某一天,因为着急把作业写得潦草,总的来说,不管怎样都能正常完成作业,在学习和玩耍中,不断调整自己大题,做到学习,前者的这种学习习惯就是外部小习惯,同时也是别人,同时也是别人的习惯,一旦外部控制,不存在这个习惯,就立即消失,并且由孩子自己的习惯没有形成,所以会出现失控现象,陷入糟糕的状态,后者表面上看他生活似乎不太规律,有些乱,习惯不好,事实上,它形成了一个适合他自己的内部习惯,这个习惯使得他独立,对自己负责任,即使外部条件和环境有变化,也能基本适应,所以她养成的是大习惯,相比来说,我更真心喜欢,第二个孩子这样的习惯,一切培养习惯的行为都首先顺应儿童的天性,让他在愉悦感中去慢慢形成,真正的好习惯,或者说最大的好习惯,使孩子有能力,也有兴趣安排自己的一切事务。儿童是自然交到成人手上的精灵,他是带着灵性而来的,要让他灵性不灭,就要遵循自然大法,不能做反自然反天性的事,培养习惯的原则应该是顺应自然,适当推动这八个字。
最美的教育最简单。教育不是一堆技术指标、专业术语和硬邦邦的言行,教育有其精美的内在秩序,即教育原理。把握到原理,就是把握到教育的万能钥匙,可以打开无数症结之锁。
教育孩子的方法没有对错,家长们也是在摸索中前进,因材施教才是最重要的!
身同感受,所以我个人觉得应该让孩子多读书,孩子通过阅读体会到的东西比我们说教管用多了。小时候大人常常念叨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那时的我们对这不屑一顾,因为我们还小没有经历,所以理解不了,感受不到,所以只能是耳旁风。阅读过程中孩子们对书中内容是自发的理解,所以他们认可。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不无道理。
所以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人生,帮助孩子健全的发展自己,比左右他,当他人生的领导者更重要!
孩子有自己的成长节奏,管得太多,强行扶直蓬草,最终还是会倒下。不如少说多做,孩子的感知能力非常强,只是解读能力比较弱,让孩子看到好的行为是什么,先照着做,身上都了好习惯,坏习惯自然就少了。父母是麻,让孩子这棵蓬在麻中生长,不需要扶也能直。
整本书围绕着要给孩子自由来展开,要让孩子在自由中感受自律,在学习父母行为的同时强化自己的好习惯。我反思我给孩子的自由确实很少,我学习着接纳孩子,但是还是喜欢给孩子讲道理,讲不通我就会生气,或者就是“动之以情”,我那么辛苦付出,你却不领情。卢梭说,三种对孩子不但无益反而有害的教育方法是:讲道理,发脾气和刻意感动。
书中说,父母“”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会孩子如何生存才是给孩子最好的谋划,“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不图眼前,从长远考虑才是对孩子的负责,父母能送给孩子最宝贵的三件礼物,是阅读、自由和良好表率。
阅读可以打开孩子的视野,一本好书也能塑造孩子的品质和智力,对孩子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自由并不意味着放任不管,而是给了孩子选择权、尝试权和犯错误权,一个人首先要是一个自由的人,才可能成为一个自觉的人。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什么样子的父母就会复刻出什么样子的孩子,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就是这个道理。
多给孩子爱,让孩子在爱的氛围下成长,少给孩子管教,让孩子能够自由呼吸,爱与自由贯穿整个亲子教育的始终。与其说是在育儿,不如说是在修己,修正家长的观念,才能在育儿的路上走得长远。家长的观念不变,谈育儿无异于纸上谈兵。
作者后记写的真挚感人,她回顾出书的过程也让我们感觉到作者既有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的深厚扎实,又有踏实研究的精神,而且还能考虑到读者的接受程度,尽量做到雅俗共赏。 非常赞同她说的学术的归宿,不应该仅仅在书架上,应该在丰富的现实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