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论产品吐思PMbook

《腾讯方法》读书笔记

2016-05-12  本文已影响174人  JonnyHoang

机缘巧合,在同事的推荐下借阅了这本书,书很薄而且是彩印版(印刷太漂亮的书可能是对内容的吸引力没自信),第一眼会怀疑又是一本水分太多的书。阅读完之后,倒觉得有惊喜,全书讲了三个项目案例,每个案例中都有我喜欢的点,尤其对第一个案例印象深刻,作者讲得也最详实。

腾讯手游大起底

第一个案例是“天天系列”微信手游的开发过程,侧重于在团队管理和变革中,作为领导者的决断力。第二个案例是《摩登城市》游戏的成功转型,侧重于一些项目管理和协作效率上的经验。第三个案例是QQ秀和QQ会员的成功之路,侧重于在如何成功打造出一款会员产品。

开发“天天系列”游戏是腾讯战略级的新项目,背负使命要在微信和QQ平台上打响移动游戏第一枪,从立项开始,就是要开发出世界级品质的产品。事实上,天天爱消除、天天连萌、天天酷跑等游戏都非常成功。总结的经验包括:

(一)组织和人员管理

1)选对人才能作对事。杰克韦尔奇曾指出“所谓战略,就是选择最合适的人并给他100%的授权和信任。”任宇昕把姚晓光(产品高手)被任命为项目总负责人,王晓明(管理高手)是管理顾问。

2)不要认为高品质的产品是牛人们轻易得来的。牛人之所以能做出高品质,是因为他们愿意为一个设计、一段配乐做十几次,甚至几十次尝试。

3)不好的团队现象:①不能有小集体;②业务能力不强的人不要过早做管理;③层级多了容易官僚化;

4)跨部门协作中,只有考虑别人,别人才会考虑你;只有帮助别人,别人才会帮助你。关键是谁先迈出第一步,优秀的团队自然要做到积极主动,先迈出第一步。

解决协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四条基本原则

1.主动推动,采取以我为主的方式去推动,尽量多的承担责任

2.勇于吃亏,不该自己干的活也愿意干

3.不急不躁,跨部门协作会遇到很多突发问题,棘手问题,少抱怨,多想解决办法

4.换位思考,站在合作伙伴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注重长期价值,要有服务心态。

5)成功=战略x团队。成功最关键的是两件事:第一是要制定战略,产品战略必须非常清晰靠谱;第二是要有一个非常好的团队,有创业精神的团队。姚晓光制定了短期、中期、长期的产品战略。并且要求团队在晚上12点前不回家,在互联网行业,打造一个成功的产品想靠战略和运气还不够,必须要有一批拼命工作的人,多问问自己是否足够努力,团队是否足够努力。就连微信团队在项目前几个月都几乎人人12点后回家。

6)团队建设,包括愿景、使命、团队文化、策略、工作方法、产品观。拥有统一的目标和思想,每个人才能力往一处使。

7)要改变一个员工或一个团队,需要向改变他所处的环境。例如把他调离原先的负面环境。

8)当需要对一个组织的管理方式、文化和工作方法等作出改进,但阻力又比较大时,最适合的方法是“领航员项目(Pilot Project)”,即选择有改进意愿且经验比较丰富的leader组成团队,使用更科学、效率更高的方法,已更高的要求开发出高品质的产品,从而激发团队的自主性,增强团队信心。与“鲶鱼效应”道理相似。

9)团队要有梯度,建立起人才梯队制度。从助理、普通、资深、骨干、专家、首席,层层带动,层层培育。一定要有1~2个足够优秀的、经验丰富的带头人,三个臭皮匠也低不了一个诸葛亮。

10)能专注到一线的领导才是好领导。领导者最重要的特质之一就是率先垂范,成为团队效仿的榜样。领导者不关心的事儿,员工更不会关心。想让团队成员关注什么,领导者自己就要第一个关注。

11)产品中心负责人与专业通道负责人的组织架构。每个产品中心下面有多个项目,中心负责人对旗下的项目100%负责,自主制定计划并做出承诺,承担100%的责任。

组织架构

产品中心负责人与专业通道负责人的职责设定

产品中心负责人

》协助总经理制定工作室发展战略,制定产品方向。

》管理产品和研发,保障产品成功。

》管理和考核中心的所有成员,保障团队的能力符合项目要求。

专业通道负责人

》协助总经理提升各通道的专业能力,提升团队能力和效率。

》确保产品在各专业领域的品质符合总经理的期望。

》确保本专业有足够的人员和能力供产品中心负责人使用。

》负责本专业通道的人员招聘、培育和人才梯队建设。

12)如果团队领导者不去给团队施加压力,他们根本不知道自己有多少能量。团队领导者要强势推动团队去做到他希望团队达到的状态,尤其是对于一个有待转型的团队来说。让团队成员去发现,他们的能量远超乎他们的想象。

13)如何改变团队成员的错误意识和行为?有两种方式:一是领导者推动改版,二是让用户告诉他们什么是对的,让用户去影响他们。

(二)产品管理

1)日稳定版本。日稳定版本的定义是:没有严重BUG,允许有不完善的功能或者小BUG,产品所有的基本流程都可以走通,不会妨碍团队体验任何功能。要求强制团队养成“对自己的工作100%承担责任”的习惯,从而实现持续快速验证,问题早发现早解决。

2)用户测试的重要性,团队成员自己的偏好和判断,往往都是错的。产品经理切记:你的想法最多只是创意,用户需求才能真正诞生创新。做不了概念型创新者(天才型),就做试验型创新者。

3)让产品大放异彩的是细节。产品经理要有极致精神,对高要求死磕。

4)要耐心、认真地对竞争产品进行100%的反策划,而不单单的是产品有什么功能,更重要的是这些功能背后的设计理念、设计目的和运营效果。不要老说“XX产品也就这样那样的。”

5)像“蘑菇”一样思考。如果不理解用户怪异行为背后的原因,那就潜入他们,扎根到“蘑菇群”里。

6)总体来说,打造精品有三个方面:一是用户的角度,扎根“蘑菇群”,潜入用户了解他们的真实需求;二是极致的产品精神;三是团队变通的执行力。这三个方面是实践层的内容,下方则是战略层。

精品是如何打造的

垂死项目复活记

在《摩登城市》这个项目经验中,最值得借鉴的是关于故事墙和敏捷开发的部分。

1)故事墙。为什么团队成员都觉得自己很努力,但为何团队就是快不起来。原因是由于团队信息不透明导致团队成员能力调度与时间调配混乱,项目进展的瓶颈始终潜伏在大家的视野之外。解决方案是:建立故事墙,推行站立式会议。

故事墙分为“Ready(计划)--Play(开发)--Test(测试)--Done(完成)”四栏,不同的纸片代表不同的任务种类,黄色代表功能需求,蓝色代表技术任务,红色代表Bug,纸片内容含任务、执行人、工作量和计划完成时间等信息。任务的优先级程度根据纸片自上而下的位置而定,在上的优先级高。

通过引入故事墙,将项目信息完全透明和可视化,团队成员每天经过就可以很清楚地看到整个项目的进度,每个任务要实现的功能,以及项目的瓶颈和问题。

在故事墙的基础上,每天早上推行站立会式会议,大家围着故事墙讨论项目进展,沟通相互之间的信息和困惑,会议长度控制在5分钟左右。

故事墙

2)每个岗位的人都要做测试。开发人员要测试,同时产品策划人员、交互视觉设计人员都要测试,最后,测试人员进行需求级别测试。从一个测试环节变为四个测试环节。

3)面对面沟通,能不用QQ和邮件的就不用,先面对面沟通。

4)敏捷开发。敏捷是基于Srum、极限编程和精益理论的最佳软件工程实践的集合。这些实践包括:迭代开发、测试(用户试验)驱动开发、持续集成、重构、结对编程、用户故事和看板、自动化测试、有效的反馈、站立会议、敏捷回顾和成果展示。传统开发方式以预测性为原则,文档驱动,已流程管理、优化流程为主要策略;敏捷方法以适应性为原则,可工作的软件驱动,面对面的交流为主要策略。

“十元店”的大生意

这个案例讲的是从QQ秀到QQ会员业务的转型,以及对会员产品的深度运营。QQ秀在火爆之后遇到了瓶颈期,营收难再有大的突破,当时不到5%的虚拟物品支撑了60%的营收。面对如何转型的问题,一种观点认为要继续进一步丰富QQ秀产品,另一种观点认为QQ业务要重新定位,寻求转型。最终,能成功从“按条销售”到“包月付费”转型,从业务逻辑上,是要实现从运营“物品”到运营“人群”的转变,这将赢得更大的市场空间,创造了足够大的针对会员用户的运营空间。从数据上,团队通过数据分析预测,判断了原付费低于10原的用户只要有15%愿意支持包月业务,就能实现盈亏平衡,风险不大。

在会员运营上,有些原则&经验:

1)特权面前,人人平等。

2)设计会员特权的基本原则:满足用户的基本需求;能给予未来预期;增加流失成本。

3)会员体系的根本特征在于营造差别,身份+价值。不同等级的特权要能让用户感受得到明显的差别,进而催生持续攀升的动力。

4)会员的升级成本是非线性的,加速递增的。

5)尽可能在各种场合提醒用户自己的会员等级、成长速度、以及将要达到的目标。

6)必须要公平。最重要的原则:绝不能洞穿等级体系。即不能因任何原因让某些用户通过某些渠道跳跃式成长,一定要做到在等级升级面前人人平等。

7)差异化运营。针对现有会员,力推活跃和挽留;针对准会员,围绕特权教育和拉新激励;对普通用户,做推广试用,定向营销。

8)划分会员生命周期。以QQ会员为例,非会员、开通前、开通后、服务区间、到期前、到期后和流失用户。

9)推出年费会员,延迟用户的付费时间,增强了粘性,消除了每年12次流失的可能。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