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为什么至今没有完美配方?

2019-05-28  本文已影响0人  b5ba65aaa2e3

对于教育,我想所有的父母都一样,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但是怎样让这棵小树苗能顺利地长成参天大树呢?这周学了刘润老师的《滞后效应》,终于有了点眉目。

什么叫滞后效应?

你有没有遇到过淋浴的尴尬,往左拧龙头水越来越烫,往右拧龙头,水越来越冷,你只好往右往左,往左往右,折腾10分钟。

因为开龙头到水变热需要几秒钟?因果之间有个时间差,这个“时间差”就是“滞后效应”。

所以问题出来了,回答题目问题。

教育孩子为什么至今没有完美配方?

因为从教育到见效,有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滞后效应,我们几乎无法断定最后成长的结果是什么,在孩子成长的20年里跨越数不清的人,数不清的事,谁能说未来孩子的优秀就是因为20年前给孩子报的某科班的原因呢?

我们怎样识别和处理好滞后效应?

第一  :  原因不一定在结果附近。

孩子最近一次考试成绩不错,就说,妈妈这次幸好在考试前一周我努力复习,才会有这次的好成绩。

但是,真是一周时间的努力复习就有的好成绩吗?

不是,要看的是平时的积累,难道平时的上课没用吗?平时的课后作业没用吗?

原因不一定在结果附近,结果可能是之前的大量投入才会有今天的收获。

第二,减少滞后,增加确定性。

家里有一部小米智能音响,很久时间没用,因为是电子产品,所以就赶紧拿出来,时不时的要用用它。

当第1次打开,开关的时候,因为放久了的原因,发现竟然没反应,认为是坏了,关掉又打开,这样重复几次以后,几秒钟后才有了反应。打开和关掉不断重复的操作,中间的时间差就是滞后。

怎么能减少滞后,增加确定性呢?

按下开关后,先亮起一盏小灯或震动一下,增加确定性,让人知道它有反应,这就是减少滞后。

管理也是一样。看到员工的优秀表现,怎么办?不要等到年会上统一表彰。这会让员工混乱,很难把奖励的果,联系到行为的因。

怎么办?立刻表扬。这样员工才能建立因果链,知道什么行为是被奖励的。

对待孩子也一样,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发现了孩子优点,就不要吝啬表扬,要让他知道这个“果”是这个“因”所得,建立因果链,让他明白什么行为是被奖励的。

孩子的未来是个不确定性的,家长眼前能做的就是多建立正确观,多引导,多给与确定性表扬,减少滞后,相信孩子会有个确定性的未来。

滞后效应会带给我们更多的思考,任何事情都是个时间的累积,一年庄稼汉,三年手艺人。你现在所拥有的成就,是和你几年前或几十年前的选择挂钩的。所以,未来的成就是和现在的选择挂钩。减少滞后效应,确定未来。

学习谷歌为何成功,你要看他15年前做了什么,而不是今天有什么,所以原因不一定在结果附近。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