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科学:学习思维以及知识管理

刘传:如何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读书笔记

2016-11-19  本文已影响100人  云天明ytm_ltd

创建知识体系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管理知识的过程。换句话说就是在管理知识过程当中,逐渐创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作者将知识管理的方法论分为以下四个步骤:

知识管理1.0:分类

知识的分类如果只是简单的按学科分类,是和人类的心智加工过程不相符的。作者分类的理论依据来自于三重心智加工模型(超越自我),该模型将人类的心智加工过程分为以下三类:
自主心智:将知识和技能习练成为心智层面的条件反射,比如骑自行车。
算法心智:这是一般人通常所指的智力,包括两种:一种是指不同领域的推理能力,另一种是指获得陈述性知识的能力。
反省心智:是指对心智过程的监控反省能力。
根据以上模型,可以将知识分为以下三类:

知识

这里的知识指的就是陈述性知识,是指通过学习获得到的知识。

技能

将获得的陈述性知识,熟练以后进驻到自主心智的处理具体工作的能力。

思维

包括思维倾向和思维技巧。前者属于反省心智,后者属于思维方法。

知识管理2.0:剔除

当人们掌握了大量的知识以后,从知识体系的层面看,必定会存在冗余或缺漏,因此就需要一个删繁就简的过程。需要根据自己的知识体系精挑细选,留下符合的,删除冗余的,还要查漏补缺。
举个例子,作者根据自己的学习观察,总结出评判平面设计的三层要素:背景层,图形层,信息层。

知识管理3.0:固化

剔除之后,要做的事就是固化知识标签,并反复使用它去现实中做操练。

完成剔除,实际上知识体系已经建立。这时要做的就是用标签强化知识体系,并进行实践检验。

知识管理4.0:融合

融合就是用自己的知识进行万物互联,建立知识之间的关系,并且逐渐尝试将掌握的知识体系进行跨界转移。最终实现对整个世界发展过程中一切未知问题的探索。

随着时间的演进,你对这个世界的疑问和答案会越来越多,但诡异的是,疑问和答案也会呈现出一种向无限小收敛的趋势,它们之间不断发生着合并、湮灭、替代、嫁接,倾向于齐物。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