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自己微课每天写1000字微课笔记

普通人如何掌握高效阅读的5大步骤和10大关键真正读透1本书

2016-07-15  本文已影响8969人  8a65331f5b88

课程时间:2016年7月14日20:00

主办方:选择自己

主题是:普通人如何掌握高效阅读的5大步骤和10大关键真正读透1本书

主讲人:@战隼warfalcon老师

他是 时间管理团队及效率专家、知名Bloggle自媒体人,在微信,博客,知乎,豆瓣等平台拥有数百万粉丝。

曾连续在379天阅读了419本书、写了378篇简评,是100天计划发起者、通过100天培养一个好习惯,影响了数百万读者进行自我提升,帮助数十万读者成功完成1次以上的100天行动


我们从上学甚至更早就开始接触阅读,但很多小伙伴并不真的懂如何阅读。有很多小伙伴说很长时间没有看书,或者没有时间看书,其实并不是他们特别的忙,而是阅读在优先级中不是特别的重要。

实际上以现在的方式方法,一天中拿出一小块时间阅读是轻而易举,但这些时间通常都被我们刷微博,刷朋友圈,哪怕看看小说,而很少真正给阅读留下固定的时间。其实想多看点书最好的方法就是拿出固定的时间去阅读,在这个时间段离开网络,关电脑,关手机,让自己慢慢开始习惯读书,或者看完之后顺手做些记录。

也随手准备kindle或者纸质书,利用任何可以读书的时间(上下班的途中、排队、等人等碎片化的时间)去阅读。如果你实在没有时间阅读,

也可以利用各种有声书APP听有声书,这种方式非常适合听名著。如果一年利用空闲时间可以听完三四十本世界文学名著,当坚持几年之后,那就比别人多了解了上百本的世界文学名著,这已经可以跟其他人拉开距离了。

胡适在自己的书中有过一个建议,每天花10多页的书,一年就能看3650页的书,30年读11万页的书足以成为一个学者。当你一天利用空闲时间去读书,,不用多,几年之后就会跟其他人拉开差距了。

1. 怎样阅读才会有效果——阅读方法决定知识获取

对于阅读我只推荐一本书《如何阅读一本书》,这本书的成书年代已经过去几十年了,但书中的很多方法,依旧适用。这本书讲了四种阅读方法: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主题阅读。这四种方法每一种都比上一种高级,特别是主题阅读,如果能够把这种方法应用到学习生活中,会获得非常大的优势。

这个方法听起来比较高大上,但如果你写过大学论文,应该就已经做过主题阅读了。首先我们确定了一个主题,根据这个主题去图书馆,网络大量的翻阅查询相关资料,根据这些资料进一步整合,提炼自己的观点,形成一个框架的体系,这个过程要经过反复不断的查询补充,最后形成一篇框架清晰,观点明确的毕业论文,而主题阅读用的方法相类似,针对一个主题至少要看上10本20本图书。

我曾经利用学过很多技能和知识,其中包括时间管理、减肥、健身、习惯养成、知识管理、品牌传播、沟通技巧、项目管理等。通过主题阅读去学习一门知识,就像玩RPG游戏开了金手指,在阅读5-10本书之后,对任何一门知识都有一个整体的框架,知道框架之后就知道自己需要超哪些地方努力,哪些是重点,所有相关的知识就像拼图一样补充到原有的知识框架中去。

在2011年,我发起了一个习惯尝试,每天阅读一本书,并且第二天写出一份简评或者读书笔记,这个事情我坚持了379天。现在我的习惯是坚持每天阅读2-3小时,每年的阅读都在100本以上。在大量阅读下,很多人产生了疑虑,这样大量阅读,又能记住多少?确实是这样的,大量阅读最大的问题,是不能真正理解所看的书,而主题阅读正好能解决这个短板。因为主题阅读是一个聚焦方式,在建立框架之后,很多书核心的观点是一样的,其他的是通过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式去阐述相同的知识。主题阅读最开始并不一定很快,但当你的框架打好之后再读,速度就提升上来了。一个话题我读过30本之后,再读30本的时候重复的地方是非常少的。

所以在《如何阅读一本书》中作者把主题阅读列为所有阅读方法中难度最高,效果最好的方式。但这种方式也有他的缺点,1非常花精力;2对时间有要求;3要求阅读速度快;4要求阅读能力高

2. 高效阅读方法论——阅读的五大关键点循环法

主题阅读这种方法不太适合初学者,针对普通人我有一套快速将书中能力化为己用的方法论。我的方法是5个步骤,10个问题。不论是阅读一本书,还是做主题阅读,这个方法都非常适用。

2.1 你需要准备一份书单。

在阅读的时候也是有成本的,阅读一本好书和一本烂书的时间成本有可能是一样,但是收货确完全不同。如何找到一本好书呢?

专家:最好的方法是找到一个行业的专家,面对面请教,哪些书适合入门?来自专家面对面的推荐,但是不是每个人的人脉都能支撑。除了个人人脉,现在还可以通过在行线下约见,或者直接去分答、值乎去付费提问。

网络:豆瓣,评分高于8分(但注意一年内打分人数少于500人的情况);某领域的专家或者大V,看看他的微博,博客,公众号上提到的书籍。还有知乎这样的网站有大量图书的推荐,或者有一些专门网站有图书的榜单。

书籍扩展:如豆瓣上的豆列,对所读书进行顺藤摸瓜。任何一本书都不是孤立存在,经常可以从一本书中扩展出几本或几十书,书中注或引用都是很好的资源和渠道。

报纸杂志:通过报刊杂志在过年、寒暑假,世界图书日时候做的图书推荐,特别一个专业性比较的期刊杂志中的文章会经常在提到的那本书。

好友同事:平时跟朋友、同事聊天,或者有机会跟一些专家、达人见面的时候,别忘让对方推荐三本人,他自己最喜欢的,或者某方面最好的书。

可以把这些内容都保存在印象笔记中,定期累积梳理。

2.2 阅读方法论

分享一下,我自己的阅读方法论,分为五步循环:阅读->思考->实践->分享->复习,这是一个整体循环,只要经过这五个步骤,十个问题,就会让你的阅读非常的有效率。

一本书开始阅读之前,要想清楚自己为什么阅读?目的是什么? 目的不一样,采用的方法也不一样。学习的目的,就要把基础的东西读透,深入的读,不要考虑速度,尽可能让你的阅读更有效效果。但有的时候,就是为了解决问题。比如在工作中遇到一个问题“如何管理下属”“如何职业规划”等,再做主题阅读的时候,就可以带着问题阅读,快读的翻阅大量的图书,挑选解决你问题的点。

3. 高效阅读方法论——阅读最需要解决的十个问题是什么?

问题1: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2条微博来概括

问题2:哪些是值得记录的重要信息:摘抄、电子化

问题3:问了哪些问题或想要解决什么?

问题4:观点是否有道理吗?哪些观点你不同意,原因或论据

问题5:跟我有什么关系?你的哪些观点被改变了,能用在哪方面?拆书

问题6:用图表来表示ppT、思维导图、其它图表

问题7:信息的记忆点是什么?

问题8:怎样进行下一步行动

问题9:如何能跟我已知的知识结合起来?整合以有资料,输出

问题10:实践之后的观点补充

我根据自己常年的读书经验,总结了读书时需要回答的十个问题。当你能回答这十个问题的时候,你会发现自己的读书有效率了,而不是过一段时间就忘记。阅读一本书不一定要回答所有的问题,但回答的越多,对一本书掌握越深入越透彻。这种方法还可以应用在看文章上。这10个问题就类似于信息管理中提炼精华方式。

可以对比一下问了10个问题和没有问10个问题读完一本书的效果有什么区别。

问题1: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2条微博来概括

也就是200-300字来描述这本书,这个一定要用你自己的话,而不要用书中的话,或者封皮的介绍。

问题2:哪些是值得记录的重要信息:摘抄、电子化

在《如何阅读一本书》分析阅读里面就提到了这种方式,应该一本书的重点和主题提炼出来。如果是一本好的书,甚至可以提炼到每一个章节,每一个段落。再归纳这些内容的时候,我推荐最原始也是最好用的方法——手抄。

虽然已经进入完全电子化时代,但当你尝试几回之后,手写之后会让你更加印象深刻,而且在手抄的时候,还可以进一步扩展,记录自己的观点感悟。

问题3:问了哪些问题或想要解决什么?

在阅读书的时候,了解整本书提出哪些问题,解决了哪些问题,哪些问题没有解决,一旦列出来之后,书中的框架和作者的观点就比较明确了。

在阅读的时候一定要抱着“有输入有输出”的心态,这也就要求我们在阅读的时候一定要加入自己的思考。做笔记、手抄、思维导图、PPT、写读后感,表面上看起来低效。但当你用自己的话翻译和解释书中的观点,并且把观点进行主次的区分,那么你就能建立自己的知识树,也能很容易的给别人复述这本书的内容。如果是带着问题阅读,不要被作者的写作思路所带偏。

问题4:观点是否有道理吗?哪些观点你不同意,原因或论据

在阅读中所有读到的观点是不是都有道理?如何证明,哪些观点同意,哪些不同意?不同意的证据又在哪?比如对于作者书中的内容需要分清哪些是事实哪些是观点,发生的是事实,作者根据发生的得出结论就是他的观点。

把自己想到的原因、观点和论据做对比,是作者的问题还是你的问题?能否把作者的观点反驳掉?

问题5:跟我有什么关系?你的哪些观点被改变了,能用在哪方面?拆书法

在过程中,应该不停的思考:这些观点和我有什么关系?我的哪些观点被改变了?书中的观点可以应用到哪里去?可以用拆书的方式把一些观点进一步分拆。(拆书法:把书中的一个部分摘录,用自己的话复述原文的意思,在想象一下以前经验与这个只是点是否一致,针对这个知识点列出如何使用的计划和行动方式)

问题6: 内容图表化

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用思维导图、PPT、信息图表、流程图或简笔画等方式来重新梳理展现出来。当你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会发现除非你能把书的内容很有条理的表述,不然很难去表达出来。

在写作或者做信息图表输出的时候,原来自己对书中有很多东西是不清晰的,也会用这种方式让自己反反复复去书中阅读,澄清。

问题7:信息的记忆点是什么?

在图表输出时就会遇到,信息的记忆点是什么?图表、思维导图中的总结的通俗的话,就是你的信息记忆点。一旦做到这步,就会清晰的将书中的东西,记到大脑当中。

问题8:怎样进行下一步行动-针对技能类书籍

针对实用技能类的书,怎么进行下一步行动,要牢记实践是检验事实的唯一标准。

梳理全书后,将书中所有的行动或建议都细化并且列出来,选出哪些符合自己的情况,做计划(最好72小时内实践),不停重复书中的建议/套路8-10次之后,才知道这些建议是否合适自己。

问题9:如何能跟我已知的知识结合起来?

当阅读完一本书,进行输出的时候,先要考虑之前关于这部分的知识点是怎么样的,有没有哪些重合,哪些补充,把所有相关知识点重新进行整合,输出ppt或者思维导图。 在整合过程中把新的知识和旧的知识进行连接。

问题10:实践之后的观点补充 - 分享

分享对我来说是一种生活方式,分享就是输出,在不停强化,也是一种复习。 在讲的过程中,遇到问题,这就是我们薄弱的地方。如果写文章给自己看,就不会这么在意。但要是在分享的时候,就会把前面9个问题的问题在经历一遍。

而且阅读的时候是自己的角度范围,分享一定会遇到完全不同的角度的人,能够促进你更多面的观察和思考。

分享的形式有很多种,演讲、PPT、音频、思维导图、白板上做图形,甚至在日常跟朋友聊天都可以是一种分享。还可以加入读书会,进行10-15分钟的分享。分享的过程应多做实践,然后将实践的过程放在分享的过程中,这样的分享才更有价值更有效。

分享完一本书3-6个月最好重新梳理一遍知识,重读最主要的部分或原书,可以找机会和专家沟通 。然后把自己的观点、实践心得之类的内容补充进去。进一步完善和扩展知识框架。

阅读是种连续的体验和过程:

做笔记、分析整理、建立框架、深入思考,了解对立的观点,

多进行主题阅读,要记录,多实践,多总结,多分享,

要查询和收集相关的咨询,用多种方式来阅读,才能把信息变成知识。

(。・∀・)ノ゙嗨,这是我的微课笔记,我是行走的赵小兔。

希望对你有帮助,让我们一起成为更好的自己。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