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时代文艺天下简书文选

辛丑八月十三日的碎碎念:我们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

2021-09-19  本文已影响0人  柏_青

我搬来新城,五年了。

在我们这个片区,我算是较早入住的。

新城更早。最早的住户应该是新世纪之初的2003年左右。最早的行政机关,配套了东西两个凤凰小区。最早的房价九百多。

山东人行为保守。说不好听的,是惰性大。到了十几年后的日子,我搬家的时候,住在老城的人们,大多还在数落新城的一无是处,比如各种各样的不方便。

对了,还是有好处的。唯一的好处,大家公认的,素静。

虽公认这好处,也多不无夸张的渲染,入夜,街上空空荡荡,一如鬼城。等等。

其实,新城远不是人们说的那样各种不方便。于我,喜静,正好。

于是,2006年六月,挤了一个月的BRT以后,我选择了搬家。那时候新家装修好,晾了三四个月,刚刚好。

我多次炫过新家环境好。小区中心大花园。小区门前是城市绿道,一条宛延小溪与步道相伴穿行在高低错落的乔木灌木和绿色的草坪中间。

绿道的两端,东有凤鸣湖,西有龙潭湖。

我们的小区,就座落在大公园里。

五年时间,房价从当时的三千,涨到现在的一万一。数落新城不好的人,依然在数。

越来越多的人,填充进周围不断建成的各个小区内。

如同题目。我做为较早搬到新城来的居民,说实话,大家公认的新城的好,素静,其实并不然。

新城,是需要建设的。从初建至今,二十年了,建设不止。

新城,其实就是一个大工地。何素何静之有?

其实老城也不能免俗。新城是拆了农村建起来的,老城拆旧房,二十年,甚至不足二十年的,都可以拆。只为了建新房。

我们都不能免俗。我们的命运与时代同步。时代要加快城市化进程。我们,只有随波逐流!

窗外,此时,更早一些,秋风呼啸。与风的呼啸相伴的,是我们左邻,在凤鸣湖畔的图书大厦工地上传来的似乎有节奏其实又没有节奏的机器声,钢铁与石岩的较量。我见证,图书大厦是完全耸立在整块岩石上的!

从地面向下二十米的基础,全是整块的岩石。

我曾经为施工单位抱屈:这得增加多少工作量呵?

明白人说:他们正好采石头卖!现在矿山资源管的紧。这工地挖基础不算非法采石。

哦哦,果真是行行有门道!

我现在明白了,他们挖的起劲,原来不仅不是赔本买卖,反而是有利可图。

只是,他们采石,每天从早到晚,有点,扰民呵。

其实,也不能怪他。

我们不能改变自己身处大工地的命运!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