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湘阁无违诗稿当代田园诗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静观子丘《秋日东湖》之境

2019-05-14  本文已影响0人  子丘1987


武汉东湖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静观子丘《秋日东湖》之境

作者:墨言之

秋日东湖

子丘

寻到东湖处,托幽山水城

阴云一抹黛,晴日几分明。

但觉秋风落,时闻野鸟声。

此间深有味,何物不关情。

山水田园诗最大特点就是通过描写景物而抒发感情,看似写景,实则写心。诗人所捕捉到的自然景物,均带有感性,又将感性融入一种理念之中。这样的理念不是说教,而是用质朴自然的语言,通过白描手法,让读者身临其境,使得景情融合而生境。初读往往感觉无奇句,但是读者进入诗中画面后,则即景会心,出现“一切景语皆情语”的心理感应,而达到不可言传的山水之乐、事理之境,正所谓“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子丘的山水田园诗,因承陶渊明之风骨,故而其诗作,从章法到笔法,从神韵到心境,均有“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的山水田园诗的风格。这首《秋日东湖》堪称其代表作之一。

体裁为五律,景物得天成

顾名思义,山水田园诗就是写景,但五律和七律相比,在表现内容方面,因五言律诗每句只有五个字,因而必须字字凝练,无须过多的词汇来表达情感,却更能体现山水田园诗的平淡自然、描写客观事物、不直接掺杂情绪的特点,即:不加修饰地描写最自然的景物,在收尾最后略微带出情感,而留有余味。子丘这首《秋日东湖》正是如此,仅在尾联点出情感。

山水田园诗要朴素精练,五律和七律相比,在音调和节奏上,五律读起来感觉是一个字一个字的掷地有声,干脆精练;七律读起来则有唱歌拖拉的感觉,而很难达到言简意赅的效果。

山水田园诗要情由景生,那么五律(五言)能用最少的字表现出更多的意境。按古代汉语的特点,五律字数少,句子中会出现一些主语谓语宾语的省略、或者一些虚词的省略,就使得句子更加的紧凑,能够容纳更多的意境,也能够引起读者更多的联想。

同时,五律(五言)字数少,为了避免摞眼或者四平头,可能需要将强调的东西放在最前面,从而出现语序的错综,也容易写出主语置谓语后、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等语法结构。这样更有利于句子的灵动和情感重心的表达,使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感觉更加明显。特别是五律(五言)字数少,就必须利用古代汉语的一字多意(现代汉语解释为词性活用)的特点,这样容易写出“借对”或者“似对非对”的对仗句。于是,需要借古代汉语一字多意的特点而达到“移觉通感”的修辞效果,进而更加能表现含蓄又丰富的情感来。子丘的这首诗正含有以上的写作手法。

对仗生诗趣,雕章显性灵

一般而言,近体诗要求是颔联和颈联对仗,但唐人有习惯首联对仗而颔联不对仗,颈联对仗,尾联不对仗,谓之“偷春体”;也有首联和颔联不对仗,颈联对仗,尾联不对仗,谓之“蜂腰体”;也有三联都对仗的,谓之“富对仗”;还有全首诗仅有一联对仗,则称之为贫对仗(笔者与子丘讨论并查阅大量的近体诗,发现近体诗的颈联均对仗,并且在对仗词性上,甚至在门类上要求很严);还有一首诗四联皆用对仗,谓之全首对。子丘这首《秋日东湖》似乎综合了以上多种情况,其中首联颔联尾联均似对非对,颈联对仗。这首诗可以称为近体诗对仗的教材范本,下面将具体进行解说。

起联“寻到东湖处,托幽山水城”似对非对,其中东湖对山水宽对(词性相同,语法结构为偏正对并列结构),寻到对托幽看似不对仗,实则似对非对而生双关语。先按字面的意思来分析:“寻到”是寻找达到的意思,寻是动词,到是动词或者是助词(用作动词的补语,表示动作达到目的或有了结果);“托幽”是衬托幽静的意思,托是动词,幽是形容词。以上看起来词性不对仗。但是按古代汉语一字多意来分析,幽有隐藏、隐居的意思,就是动词,那么,“托幽”和“寻到”是可以对仗的。这样,对仗来看,就体现出托幽是寄身于深邃幽隐之境的衍生意思。不对仗来看,托幽的幽也能表达秋天的东湖幽深和幽静的氛围。于是对仗和不对仗之间,就起到了描写东湖的幽静和作者“隐”的双关意思来,起到景情融合而不露痕迹的效果。

颔联“阴云一抹黛,晴日几分明”也是似对非对,同时可以因断句不同而生出不同的诗趣。其中阴云和晴日工对,先看断句为“阴云/一抹/黛,晴日/几分/明”的时候,“一抹”可以为动词也可以为数量词,“几分”为数量词,非对而似对。当断句为“阴云/一/抹黛,晴日/几/分明”,则“抹黛”可以理解为“抹出轻微的黑色”或者“如粉黛一样的轻微黑色”,那么“分明”可以是“辨明”的意思、也可以是“几分清楚”的意思,那么就可以对仗。同时第二种断句也避免了颔联颈联的“摞眼”。正是这个似对非对,体现了对仗在古代汉语言中的“实词对实词,虚词对虚词”的要求和“一字多音”的特点,也体现古代汉语有省略谓语和省略介词连词助词的特点,即现代汉语里讲解的词性活用。正是因为词性活用,每一个字词的不同意味就彰显出来,达到更加灵动的效果。

颈联“但觉秋风落,时闻野鸟声”的“落”和“声”是对仗的。因为“声”是“发声”的意思,动词对动词。按现代汉语解释为使动用法,“声”即“使……发出声音,听到……发出声音”,“落”可为“使……零落”。笔者多次强调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区别,是想说明:按现代汉语的词性和语法结构来衡量古代诗词的对仗是不恰当的。

尾联“此间深有味,何物不关情”也似对非对。按一字多意,“间”有“中间”方位词的意思,也有“中间地方”的意思,属于名词,那么“间”对“物”是对仗的。如,宋代陆游的《遣兴二首·其一》有“病知药物难为验,老觉人间不足娱。”

正是这样的似对非对,充分表达了汉语“一字多意”、“一个字即一个词”的基本概念。正如颔联断句不同,导致一个句子的语法结构不同,乃至修辞语不同,一字或一词的多义也就产生了,从而达到表意丰富的特点。表意丰富的特点用在山水田园诗中,除可以使得词汇保持平淡朴素之外,还能增加更多的意趣。

当然这种对仗方式非常考验作者水平,初学格律诗不可简单模仿操作。

起承身临景,转合物见情

本首作品的起承转合与分类描写法相结合。切合题目中的“秋日”和“东湖”,作者将时间和空间固定,巧妙地把所描写秋日东湖按照“云、日、风、鸟”进行分类,同时按“颜色”和“声音”等因素加以组合,组合成为东湖在秋日里的特性。然后依次写入诗内,换不同的角度,表现了景物各个构成因素的不同特点,因而具有立体的画面感,句式描写,又刻画生动。由于描写真实场景,又抓住一些物象特征,而赋形写意,不事烘托,不施色彩,使得读者产生自己的感受,而带来进入场景的感觉。

起联“寻到东湖处,托幽山水城”直接起,出句交代地点,对句高于出句,其中“托幽”和“山水城”相互修饰,巧妙的描绘出武汉市有山有水的幽静风光和人文特点,同时也使读者看出是写东湖,因而切题。

颔联“阴云一抹黛,晴日几分明”,从视觉上承接上联,进一步通过“黛”和“明”来表达东湖的“幽”。据了解,作者上班地点在东湖听涛景区附近,这首诗是在中午休息时候前往东湖所写。若了解东湖听涛景区可以眺望磨山一带的特点,便能进一步理解颔联刻画的细致。

颈联“但觉秋风落,时闻野鸟声”继续承接颔联,将视觉转化为触觉和听觉,通过触觉和听觉表达了动静相间的东湖风貌。值得一提的是,出句描写秋天的落落景象,但对句“野鸟声”却含有一些生命力的象征,使得意象产生了“象外之象”的作用,格调也高了起来,并为尾联做了铺垫。

尾联“此间深有味,何物不关情”,出句将前面的所有感觉提炼为一个“味”字,“味”者,滋味也,气味也,趣味也,世味也,余味也。到底是何味?作者对句“何物不关情”用双重否定句,达到否定之否定为肯定的手法,进行了回答,从而表达“情”乃“味”之“根”也,收尾之格局也大了起来。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陶渊明山水田园诗独特的艺术启示表现在“发乎事,源乎景,缘乎情,而以理为统摄”。山水田园诗是实在的景,更是自由心灵的一种意象。子丘这首《秋日东湖》所提取的东湖各种景象,既是景色的物境,也是作者的心境。

作者笔下出现的湖、云、日、风、鸟,都已不是一个物体,而是体现了作者主观感情与个性。这首诗作表达了作者对山水田园生活的向往,也表达了对季节冷暖变化的笃定,体现了对骨感现实生活的通透。我们读山水田园诗,往往不能简单地“看风景”,而应当对作者创作时的背景进行了解,这样才可能准确地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出的情感和感情寄托。作者来自农村,从小爱好大自然,对山水花鸟草虫很注意观察和聆听,并善于捕捉到其中的意境。另外,他是学新闻媒体专业,在形象思维上有着独特的视觉和分析角度。同时,目前从事建筑装饰设计相关工作,对于节能环保的政策也非常了解。作为诗词爱好者,子丘追求的是“一个干净而纯粹的诗词空间”。那么,作为现实生活的打拼者,内心又承袭陶渊明风骨的子丘来说,对其作品的解读要从以上背景来鉴赏。

细读这首诗,有三层命题,既诗学“三命题”。所谓诗学“三命题”,是指“诗缘情”、“诗言志”、“诗缘政”,本首诗中蕴涵着“情、志、政”之间的关系,而表达这样的关系,不是空喊口号,而是以山水田园来生情、言志和缘政。简单说就是通过山水田园里的“小我”,而升华到“大我”之中。前面很多文笔已经涉及到“诗缘情”、“诗言志”两个方面,这里不再叙述了。山水田园诗通过对山水田园的风光描写,体现了作者对劳动创作美好生活的向往。

“此间深有味,何物不关情”。子丘有一些农村生活题材的田园诗,但笔者却选用这篇描写城市之中的山水风光的诗来评论,原因在于现代城市中也有山水,也需要洗涤精神,更需要绿色环保。因为,城市和农村存在共性,这个共性就是绿色环保。同时,随着农村城镇化,山水田园诗要在城市中获得新的生命力,让每个城市人亲近大自然,去发现山水生活的美好,使得我们更加纯净。我想:子丘的这篇诗作是有“大我”的,是“诗缘政”的,从其作品的第二句“托幽山水城”,就体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精髓。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如果我们每个人践行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理念,那么,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那一天就会到来。

(本文为墨言之老师就子丘《秋日东湖》一诗所撰写的赏析文章,严禁未取得作者授权进行转载。)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