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游记,感悟游记

五月在野

2017-11-20  本文已影响4人  梧印墨迹

餐晚风,饮朝露,居无室庐,幕天席地。抬头数星星,低头看美景。

露营的乐趣大抵如此。

五一假期和友人结伴去了松江郊区露营。我们在湖畔的草地上支起帐篷,帐篷周围有许多白色小花,点缀在绿野中颇有点小清新的田园风。我们一致认同露营地址选得好,简直就是大上海最后的桃花源啊!阳光透过树梢照射下来,有种岁月静好现世安稳的梦幻体验。

离天黑还有段时间,我们坐在地垫上呼吸着湖风吹送来晚春的新鲜空气,喝着酒,吃着零食,聊着天,感觉妙不可言。兴起之余,大家还撸起袖子去泥塘里掏小龙虾,这种事小时候干得太多了。

小龙虾个头不大,但壳薄肉嫩,鲜美多汁。我们玩得不亦乐乎,同时勾起许多童年的记忆,仿佛又回到了小时候,提上小桶,跟着小伙伴们去稻田或者水沟里掏龙虾、找螃蟹、挖泥鳅。在野外凡事要亲力亲为,俗话说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嘛!

夜幕悄然降临,凉月静静地挂上了树梢。我们吃完农家菜,又回到帐篷里,因为平常谁也没有八点钟睡觉的习惯,于是我们就玩游戏——谁是卧底,七个人斗智斗勇,也当真有趣。渐渐的,有人困了,一看时间,都11点了,那就睡吧!也是这时,我才听到帐篷外蛙声一片,偶尔夹杂几声犬吠,倒真像回到了小时候。心渐渐安稳下来,美美的入睡,几乎忘记自己是身处在繁华喧嚣的魔都。

原本是想定闹钟来着,害怕睡过了耽误接下来的行程,但后来发现自己想多了。早上三点半左右天就蒙蒙亮了,四点多,鸟儿就开始陆陆续续的唱起歌来,起初只是一两只,清脆悦耳,宛转悠扬的调子听得我都想跟着和了,但实在拗不过去,只能听听。周围的鸟儿似乎跟我一样也被感染了,慢慢地吟唱,声音逐渐增大,数量也持续增多,到后来,连水鸟都鸣叫起来,整一支交响乐队啊!万物沸腾了,太阳也被它们从地平线下召唤起来,整个世界生机勃勃。

叶小七最先起床,她把帐篷拉链拉上,然后人就消失不见了,后来我们收拾东西的时候才发现在林荫道下跑步的她。隔壁帐篷里人虽未起,声音却传来了,杨大美女嫌鸟叫声吵得人心乱,我扑哧一声笑道:心乱可不能怪鸟!陈梅和志远都还有点起床气,小罗罗却已经是满满的活力值了。我们这一群女生都还指望着熊先生保驾护航呢!他倒好,睡得比在家里还实沉。我默默地叹了口气。

亲近自然你才会知道世间有大美,错过真可惜,正如朱光潜那句箴言:慢慢走,欣赏啊!都市里能和自然接触的机会不多,加上现在到处是霾,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简直是一种奢侈。要想真正体验大自然之美,就得远离高楼大厦,去乡下,去田野里。

我记得小时候天是蓝的,水是清的,用瓢能舀出虾米的。早上起床是鸟叫醒的,晚上睡觉是有蛙声伴着的。空气是干净的,土地是肥沃的。花是红的,草是绿的,大头蜻蜓是满天飞的。树是直的,路是弯的,人的心地是淳朴的。

可是我现在看到的全不是那样子的。天是灰的,水是浊的,河里只有死鱼死虾的。鸟是用来煮汤喝的,青蛙是要被送往饭店的。空气是污浊的,土地是贫瘠的。花是盆栽的,草是枯黄的,天上只有苍蝇和蚊子在飞的。树是观赏的,路是水泥的,人的心是变了色的。

难道这就是所谓的“发展”吗?“发展”是建立在什么样的基础之上的,这是一个很容易被我们有意或无意中忽略了的问题。因为真实,别样的真实,陌生的真实,让人心痛的真实。

我想问一句:“这究竟是发展还是倒退?”

我们的文明,无论是升华还是浮华,都回不去了,只能一路向前。

不错,是回不去了,但难道因为它回不去了我们就束手待毙,眼睁睁地看着我们的环境,无论是生态环境还是人文环境,都被蚕食殆尽?

小桥,流水,人家,鸟语,蛙鸣,还有萤火虫的对阵,这些童年里随处可见的平常事物,如今越来越显得珍贵,它们都躲到哪里去了?谁能告诉我呢?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又来自什么地方的力,让我记忆里的东西消逝的呢?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