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我想跟你这样说话(二)

2018-11-07  本文已影响0人  马红燕

孩子的情绪就像那些鸟儿,用心倾听才能真正感受到它。

孩子只有感觉正确,才能正确地思考。

孩子只有感觉正确,才能正确地行动。

过去,我认为孩子的感觉无足轻重。“她只是个小孩,她知道什么?要是按照她的方法来办,这个世界还不乱了套。”

我小时候受的教育是,只有等到长大成人,我的感受才能被人认真对待。我说的话才有人听。

“你自己穿上了衣服,你看起来很高兴。”

“没有买给你买滑板,你应该觉得失望吧。”

当我这样跟我的女儿说话的时候,她都会非常愿意和我说话。

承认孩子的所有感受,包括负面的。

像上面说的,在我接受的教育中我从小没有接受过自己的感受。我觉得那不应该,不可以。

当我和女儿一起试着接受承认自己感受的时候,我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兴奋,我们一起享受着那份宁静。

当我的女儿说:我热。

以前我会说:你怎么会热呢?这儿很凉快呀。

现在我会说:在这里你觉得很热,对吗?

当我的女儿说:妈妈,你看那只小鸭子,它是不是很可爱?

以前我会说:啊,那是小婴儿玩的,你已经长大了

现在我会说:是的!非常可爱,你喜欢那只毛茸茸的小鸭子,是吗?

哈哈哈,是不是很有意思。

我的女儿和班级里的孩子们常常需要我倾听他们,并对他们的感觉做出回应,努力亲身“感受”孩子们的感觉。

所以在班级里常常有孩子把手指上的小伤口让我看,或者让我看以前摔倒留下的疤。

每次我都说:怎么回事?看起来很疼吧?

孩子就会特别乐意跟我讲述,他是怎样受伤的。

以前我太希望孩子能够快乐了,所以经常不让他们体验那些能够让人成熟的感受――失望、挫败、悲伤……

我的读者,您知道吗?当我们承认有痛苦的情感存在时,可以让孩子学会坚强,他们就不会害怕说出这些痛苦了。当痛苦得到了倾诉,说明痛苦可以忍受。

因为世界上有那么一个真正听懂和理解我们的人,这痛苦就能忍受。

孩子的感觉绝非小事,承认它而不是抑制它。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