霓裳羽衣曲的华美与《天方夜谭》的瑰丽
时间:公元700年至800年
文化繁荣于国家的强盛。霓裳羽衣曲的空灵与《天方夜谭》的瑰丽也因此成为唐和阿拉伯两大帝国恢弘气势的缩影。
力挽狂澜的帝王
公元705年的东亚大唐王朝,武则天因“神龙政变”被迫让位于中宗李显。此后韦皇后与武三思等人把持朝政,更在公元710年毒杀中宗李显,试图效法武则天君临天下。李旦之子李隆基(高宗与武则天之孙,睿宗李旦第三子)在姑母太平公主帮助下发动“唐隆政变”,诛杀韦皇后等人,拥立睿宗李旦复位。公元712年,睿宗主动让位于太子李隆基,即唐玄宗。公元713年,唐玄宗赐死与之争权的太平公主,终结“韦后之乱”,改年号开元。此后的三十余年,尽管在政策措施上较之李世民的“贞观之治”并无太多新意,但依靠百余年的发展积累,加之初期能够以李世民为榜样,任用贤能、虚怀纳谏,唐玄宗还是创造了国富民强、经济空前繁荣的“开元盛世”,被诗仙李白等潇洒得美轮美奂。如果说李白“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表现的是一种潇洒,那么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则彰显了大唐帝国的自信与辽阔。公元742年,志得意满的唐玄宗改年号开元为天宝,三年后将其子的妃子杨玉环封为自己的贵妃;其后,重用奸臣、不理政事,以至朝政混乱、国势江河日下。公元751年,大唐军队兵败中亚怛罗斯。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公元756年,唐玄宗退位为太上皇,六年后病逝。
精通音律的天子
且不论为政的功过是非,唐玄宗还在书法和音律方面有着的精深造诣。《旧唐书·本纪》称其“多艺尤知音律,善八分书”。《古今法书苑》称其八分章草“丰茂英特。”其传世墨宝很多,尤以《鹡鸰颂》《纪泰山铭》《石台孝经》等最为有名。在音律方面,唐玄宗更是琵琶、二胡、笛子、羯鼓,无一不通、没有不晓;且其还擅长作曲;作有《霓裳羽衣曲》,《小破阵乐》,《春光好》,《秋风高》等大量乐曲。其中,集唐代歌舞之大成的《霓裳羽衣曲》,传说是月宫神仙托梦而作,融合了大量天竺音乐元素,后由杨贵妃与一干宫人日夜赶排而成,其细腻和华美仙使人宛若置身仙境。但随着唐王朝的衰落崩溃,一代名曲《霓裳羽衣曲》到中唐竟然已被许多人淡忘。五代时,南唐后主李煜得残谱,昭惠后周娥皇与乐师曹生按谱寻声,补缀成曲,并曾一度整理排演,但已难觅昔日之恢弘。因此恢弘于15年“天宝”岁月、见证了唐玄宗和杨玉环爱情《霓裳羽衣曲》也就成了大唐帝国傲立峰颠的千古绝唱。
安史之乱的冲击
率先打破《霓裳羽衣曲》幻境的是“安史之乱”。唐太宗时期,大唐王朝对外以进攻为主,采用的是主动出击战略,但为了守住夺取的地盘,也不得不在西和北等多个方向建立军事据点、派驻防守军队,后逐渐演变成节度使制度,类似于现在的军区。至开元、天宝间,唐玄宗设立十大节度使。其中,北方有平卢、范阳、河东、朔方、陇右、河西、安西四镇、北庭伊西8个节度使区;剑南和岭南亦有10镇。集军政财等大权于各镇节度使一身,曾在巩固边防和管理少数民族中发挥过积极作用。但随着各镇军事实力的增长,以及个别节度使身兼数镇,逐渐形成外重内轻的军事局面,对中央集权构成极大威胁。
公元755年,身兼辽宁平卢、河北范阳和山西河东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率军20万发动“安史之乱”,先下洛阳、后破潼关。次年,唐玄宗率众逃离长安。行至马嵬坡,饥疲的士兵在乱刀砍死杨国忠、迫使玄宗缢死杨贵妃之后才护送唐玄宗入蜀避祸。同年,安禄山在长安称帝。唐太子李亨在今宁夏灵武自行登基(唐肃宗),命郭子仪、李光弼等反击叛军。公元757年,安禄山被其子安庆绪所杀,安禄山手下悍将史思明因安庆绪欲夺其兵权一度降唐,后复再叛。公元759年,史思明杀死安庆绪,在范阳称“大燕皇帝”。两年后,史思明亦被其子史朝义所杀,叛军因内部离心屡为唐军所败。公元762年,唐代宗继位,借回纥兵收复洛阳。次年,史朝义败走自缢,历时七年多的安史之乱才告终结。公元779年,代宗死,曾为兵马元帅的德宗李适继位,一度稳定中唐政局,但因试图裁撤藩镇在公元781年引发叛乱,不得不逃出长安,最终只能以罪己诏平息不满,致使藩镇割据的局面得以延续,后期更宠幸宦官,为晚唐的混乱和灭亡埋下了祸根。
公元8世纪的西亚,在大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同时,阿拉伯帝国也上演了一场,王朝更迭的黑白演绎。阿拔斯家族成功取代倭马亚家族,高举黑色战旗,开启了阿拉伯帝国的黑衣大食时代。
黑衣阿拉伯帝国
公元8世纪初,与白衣大食扩张并行的是阿拉伯社会封建化的脚步。掠夺和平分财富原本是伊斯兰教初期兴起的基础。但随着倭马亚王朝逐步建立封建专制统治,这一基础开始动摇,阶级分化和民族矛盾随着扩张的停止开始凸显,受歧视和压迫的非阿拉伯穆斯林纷纷揭竿而起。公元747年,伊朗一带的波斯人大规模起义,伊拉克一带的阿拔斯家族后成为起义的主要领导者,并于公元750年推翻倭马亚家族统治,建立阿拔斯王朝,因其旗帜和服饰尚黑,史称“黑衣大食”。公元762年,阿拔斯王朝定都巴格达城。其后百年,黑衣大食各行各业都得到了较快发展,首都巴格达以及巴士拉、开罗和大马士革等都是当时著名的贸易中心。由于融入了悠久的波斯文化,阿拉伯帝国在黑衣大食时代重新焕发出生机,不但迫使与之比肩的大唐帝国退出中亚,更创造出瑰丽的阿拉伯文明,《一千零一夜》中众多美丽的传说也在此间渐具雏形。但由于帝国内部的阶级和教派矛盾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黑衣大食(阿拔斯王朝)注定不能将阿拉伯文明的大旗扛得太久。
一千零一个故事
《一千零一夜》也称《天方夜谭》,讲的是一个生性残暴且嫉妒心极强的国王,因王后不忠而将其杀死;之后,每日娶一少女,翌日晨即杀掉,以示对女人的报复。宰相的女儿山鲁佐德为拯救无辜的女子,自愿嫁给国王,用讲述故事方法吸引国王,但每次都是刚好最精彩处天也刚好亮了。于是,好奇的国王便允许她下个晚上继续讲故事。就这样,一千零一夜过去了,国王终于被感动,两人最终她白首偕老。从历史的角度看,《一千零一夜》是阿拉伯帝国创建后阿拉伯文明形成和确立时期的产物,其中吸收和融合了大量古代波斯、埃及和伊拉克民间传说。《渔夫和魔鬼》、《阿拉丁和神灯》、《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辛巴达航海旅行记》等故事即涵盖了中世纪阿拉伯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中既有对那些勇敢、机敏和敢于探险的人们的热情讴歌,也间接反映出当时阿拉伯帝国的兴盛和繁荣。
怛罗斯之战的对决
早在公元661年,唐太宗在彻底击败西突厥后,就已经将于阗以西、波斯以东的广大地区划归安西大都护府管辖,设府、划州、置县,并在今阿富汗北部立碑以记之。黑衣大食建国后,不久便开始向中亚腹地扩张,原本臣服于大唐的西域各国开始在大唐和阿拉伯之间开始摇摆。而青藏高原上的吐蕃王朝虽然在名义上臣服于大唐,但却不断扩张。尤其是对克什米尔地区大小大勃律两国的控制,对大唐王朝管辖西域构成了直接威胁。勃律位于大唐通往中亚的必由之路,以盛产玉石著称,先后臣服于汉唐两朝。公元7世纪初,勃律国被吐蕃击破,分裂成大、小勃律两个国家。公元697至712年,大勃律三次遣使入唐以求册封。公元722年,小勃律的没谨忙也被唐册封为王,后在吐蕃王朝武力威胁下与之联姻且大肆劫掠西域各国对大唐的供奉。公元747年,高仙芝率唐军远征并平定了小勃律国,击破亲附吐蕃的师国等。公元750年,高仙芝召集西域各国军队攻打与阿拉伯帝国交好的中亚石国,次年7月与阿拉伯人军队在怛罗斯展开决战,因从属的葛逻禄突厥兵临阵倒戈,遭两面夹击大败东归。其后,中亚诸国转而臣服于黑衣大食,勃律及周围地区则臣服于吐蕃王朝。自此,大唐王朝彻底退出了对中亚地区的控制。
撒马尔罕城的纸香
怛罗斯之战后,一批被俘虏的唐军工匠将造纸术传入黑衣大食,在今乌兹别克斯坦的撒马尔罕城建造了庞大的造纸中心。阿拉伯帝国地跨欧亚两大陆的辽阔疆土为造纸术迅速向遥远的西方传播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1109年以前,造纸术从开罗传到斯加里野,再由此进入意大利。此外造纸术还从开罗沿地中海南岸在北非继续向西传播,并越过直布罗陀海峡进入西班牙。此后,“撒马尔罕纸”这个术语成了西方对汉式绵纸的正式称呼。中国造纸术传入后,在地中海东岸、南岸地区,“撒马尔罕”纸与当地传统的芭芘纸、羊皮纸并存了一段时期。以后,芭芘纸逐渐被取代,羊皮纸也一步一步地退出历史舞台。到20世纪初,埃及芭芘纸制造技术已经失传。现在西方市面上可见的芭芘纸是现代学者重新研究以后制造出来的。16世纪时,造纸作坊已经遍布欧洲大陆。
文明在战争中发展,也在战争中毁灭。因此有太多的绚丽和辉煌只能成为永远的记忆。
根据《世界历史六千年》(今年5月十大“中国好书”)改编。
国人角度、全球视野,剖面布局、全景展示!
多谢点“喜欢”。还差2600个“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