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十策
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将会遇到高速增长阶段未曾遇到的挑战。推动高质量发展,要坚持问题导向制定对策,最根本的是要形成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的体制环境。
一是完善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倒逼企业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完善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条件。这就需要确立竞争政策的基础性地位,进一步打破行政性垄断,防止市场垄断。与此同时,要关注新兴产业“赢者通吃”带来的新问题,引导和促进新兴产业健康发展。
二是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推动经济增长从依靠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要把创新摆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位置,增强创新对经济增长的驱动力。比如,建立科技成果的产权激励制度,探索赋予科研人员科技成果所有权和长期使用权。再如,完善创新成果向企业的转移机制,强化知识产权的创造、保护和运用等,也要加大力度。
三是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加快人力资本积累。人才是发展的第一资源。加大人力资本投资,释放人才红利,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条件。要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加大劳动力的职业技术培训,促进高等教育提高质量,积极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和成长机制。
四是优化区域空间结构,提高资源的空间配置效率。充分利用高铁建设带来的有利条件,促进形成网络化区域发展格局。积极发展城市群和大都市圈,强化城市群内部和城市群之间的快速高效连接。创新城市建设的投融资机制,进一步提高投资效率。
五是增进社会流动性,进一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创造更加公平的受教育机会,让每个人都有平等机会通过教育改变自身命运、成就人生梦想。打破地域、户籍、行业、编制、社会保障对劳动力流动的限制,构建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六是深化土地制度改革,提高土地资源配置效率。深化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实现城乡建设用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完善农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政策,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促进城乡要素双向流动。
七是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有效应对污染排放峰值期的环境挑战。我国正处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峰值期,有效应对污染排放峰值期的挑战,要求建立最严格的生态环境监管体制,优化组织体系,提高专业性和监管能力,完善环境监管问责机制。
八是健全风险管控体制,有效防范化解积累的风险。我国正处于风险易发高发期,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底线性要求。要强化金融监管机构职能,加快金融机构公司治理改革,加强金融监管能力建设,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九是进一步扩大开放,提升国际竞争力。加强与国际通行经贸规则对接,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全面放开一般制造业,放宽服务业外资准入限制,改善外商企业营商环境,推动对外开放迈出更大步伐。
十是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体制环境。加快完善产权制度,依法处理各种侵权行为,依法甄别纠正产权纠纷案件。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加快技术、土地等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
高质量发展十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