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八班-日精进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时间管理

如何将反思内化成肌肉记忆

2017-06-21  本文已影响144人  员子圆梦

成甲老师在《好好学习》中讲到,提升学习能力的三个底层方法:


如何将反思内化成肌肉记忆

今天就来讲一讲反思的部分:

我们总是把“吾日三省吾身”挂在嘴上,但令人尴尬的是--往往多数人并不知道什么是反思,而是把自己的总结当成了反思(曾经我也是这样)。

一、反思与总结的区别

反思不是总结,至少两者的侧重点非常不同。

总结是对结果的好坏进行分析;而反思是对产生结果的原因进行分析。

或者,换个说法:

反思的实质是对假设进行校正。

从应用的角度看:

做事的顺序:做出假设——采取行动——产生结果
反思的顺序:观察结果(现象)——研究原先假设——反思校正假设

二、怎样培养高质量的反思能力?

成甲老师提到了训练反思能力的三个方法:

1)从小事反思深入突破

很多人总是认为发生了大事才值得反思。可是生活中哪能天天都是大事啊?没有大事的日子是多数,怎么办?

只有发生大事后才值得反思,这是一个严重的误区。

比较重大的大事发生后当然应该反思,但是决定你在关键时刻表现的,却是一个个小事的积累--临场的发挥、沟通的技巧、心态的调整。

因此,想要在关键时刻有更好的表现,我们就应该通过对日常生活中一个个细节的反思来改进提升自己。

2)把生活案例化

我们读书就是读别人的生活经历和感悟,而最好的书,其实是我们的生活经历和感悟。

对于自己的生活,我们常常是有经验,没反思。如果我们只有经验,没有反思,我们的经验可能让自己在错误的假设下越走越远……

生活每天都在生产未加工的经验素材。我们的判断来源于经验,而有效的经验来源于对判断的反思。反思,让我们把生活的素材重新解读,成为洞见。

3)培养记反思日志的习惯

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不是来自年龄,甚至不是来自经验,而是来自经验总结、反思和升华能力。通过每天写反思日志,是把反思这个偶发的行为变成了主动的、持续性的行为。

三、怎么坚持写反思日记并从中受益?

我从16年8月30日开始写晨间日记,主要以记录总结为主,反思内容为辅。

在写晨间日记的过程中,我也曾想过要放弃。每当想要放弃的时候,我都问会自己:

我做这件事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是为了完成任务还是形式化?什么样的模版适合我又能为写作积累素材呢?

带着这三个问题,我的反思模板进行了4次升级。下面是第4次升级后的模板,内容分成四个模块:

1)每日必读7条守则(采用对标的方法)
灵感来源:富兰克林的十三品德、曾国藩早年修身十三原则、成甲反思日记使用的是高效能人士七个习惯
目的:提前设定一个期望的标准,每天对标进行反思,寻找差距。

2)昨日解剖3反思(从结果分析原因)
灵感来源:《好好学习》对反思的定义以及成甲老师书中举的例子。
目的:学会向自己提问,而设计一个好的问题,答案更重要。

3)学习成长进步录(通过联想与联结)
从【人-事-网-书-影-音】中学到了什么?(外部知识+自身灵感+重大新闻)
灵感来源:YQ先生的反思日记模板。
目的:促进已有知识产生新知识,检验我们新旧知识是否产生连联结形成框架。

4)未来计划及行动(意义及具体操作)
灵感来源:《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 笑来老师也说的,凡事坚持下去的动力就是将一件事情赋予重要的意义。
目的:光有计划是没有用的,最重要的是行动。

我赋予反思的意义:通过刻意练习,将反思内化成肌肉记忆,同时也为写作积累素材。

能够将反思日志持续性的写下去,除了掌握科学的方法,赋予它重要的意义,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抱团成长。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走得更远。

我们有一个不反思就出局社群,38元进门费用,陪伴你践行反思日志一年,想要加入的朋友请扫下面的二维码。 如何将反思内化成肌肉记忆

2017年6月21日·深圳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