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笔记

心理学笔记162#

2019-06-27  本文已影响3人  _米_粒_

心理学笔记162#

学了这两课之后,我有个发现,那38个不救援的邻居和那些或虐待同学或产生应激障碍的大学生,他们的选择恰好是通常我们觉得比较“容易”的一边,诗人的世界我不懂,而那个拒绝让座的黑人女士她的选择是比较“困难”的一边。所以,我想到,生活中会有这样的事,比如单位年会,害羞的人往往就觉得这是比较无聊的群体活动;比如,找工作,害怕走出校园的人会躲选择在家里连考几次研;再比如,岗位竞聘或评职称,害怕激烈竞争的人会觉得这种事有点“俗”,自己淡泊一点蛮好... ...于是就一直呆在自己的舒适区羡慕地看着外面的人群,以“独立性”的名义,一蹉跎就是好多年。直到被现实生活推到了退无可退的地步,有的人醒了赶紧起跑,有的人则跌倒在后悔中绝望了......概括一下,假设,我有两个选择,一个我认为容易,一个相反,当群体影响倾向于“容易”的,我就顺水推舟,明知不对,我也可以把责任推给群体。反之,我就选择逆群体而上,而且同样可以把责任推给群体,比如“这个社会太......”。也许,在看似“独立”的人当中,像黑人女士那样有勇气的个体并不多啊。所以,在对群体影响保持警觉的同时,必须对自己也时刻保持警觉,并且能对两者进行相对客观的评价和比较,如果没有这个能力,大概还是“从众”一点比较妥当,毕竟极端的情况不多,大多数时候可能大家的选择还不错吧?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