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刚好,世界不过方圆几里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第一次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高中还没毕业。那个时候,每天骑着自行车,天不亮就去上学,披着浓重的夜色回家,不知疲倦,很渴望早日脱离苦海,喊着振奋人心的口号,做着不切实际的梦。
我记得刚上高中的时候,老师让我们写未来的大学,我理直气壮地在花花绿绿的小卡片上写上了,中国政法大学。现在,那所大学离我不过100公里,二十分钟高铁40分钟地铁就能到达,而实际上却是不止一百公里的距离了。
也是带着憧憬上的大学,尽管与我目标的大学相差甚远。对一切充满好奇,像初生牛犊,什么都要去试一试,不管能力是否所及。大一上半年,忙碌地让我追着时间跑,排得满满的课程,加入各种组织社团的活动,参加喜欢的、不喜欢的比赛,待在宿舍的时间少得可怜,一下课就往外面跑,那个时候那么疲累,累到忘记停下来问问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我真的喜欢这些吗?
答案是否定的。我上大学带来的素描本那么厚,白白净净,一尘不染,像个巨大的笑话。开学列的书单被我夹在厚重的书里放在书架的最高层,大扫除整理书架,书单从书架上飘下来,我捡起来,脸上发热,那个学期我去图书馆的次数不用手指头都能数出来。
我最初想要做的事情一件也没做,不喜欢做的事情倒是做了不少。我想要做自己,却免不了随波逐流。如今想起一年前的自己,也不得不感叹一句too young too simple。
大一下半年我陆续退了一些组织,有选择性地参加比赛。大二上半年索性退了所有组织社团。
大学里的组织社团带给我的东西其实很有限。所谓的能力培养,不是没有,只是没有内力的能力就像一副空架子,虚张声势。我敢上到讲桌前,却说不出有力的见解;我熬夜写的策划被学姐夸赞而沾沾自喜,却被老师如数打回,不够专业的策划终究还是上不了台面;有很多点头之交,但真正玩得好的也就那么两个。当我幡然醒悟之时,2016年已经过去一半了。
为什么会突然想起这些呢。2016年下半年经历了一段时间的迷茫期,迷茫,可还是得被时间推着走。这种迷茫在2017年并没有所减少。我不是有天赋的聪明人,很多时候并不知道我到底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目标好像很多,好像遥不可及。
上周六,我去上了专业导论课。那种周末上的课,大一的时候我常常冠以“不重要”之名,类似形式政策课,大一的时候我经常逃掉。不知道为什么,大概是人越大,心境不一样了,又或者是时间过得太快,害怕一不小心就过了还可以上课的年纪,我不想逃掉任何课了。以前上课,手老是不听使唤拿出手机,听一会就划一会,现在手机塞在书包里,上着课想不到要掏出来,即使是最枯燥的历史课,静下心来听,也会发现,内容虽然枯燥,但是老师讲的很不错。
上周给我们上专业导论的是一个中年女博士,高高的发际线和刻薄的面容没有给我留下什么很好的第一印象。然而事实证明我错了,接下来的两个小时,她精彩的演讲没有让我有半刻的抽离,脑海里混沌的东西仿佛须臾之间变得深刻而清晰。
真正成熟的成年人的世界是目标分明的,没有那么多迟疑和不确定,目标很多,一点用也没有,一个人能够专注于一个目标前进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很多事情从现在开始做,从任何你突然醒悟过来的当下开始做,都不会太早,都不会太晚。而与你的目标无关的东西就变得没有那么重要了。人不是铁血金刚,我们中的大多数又都是普通人,没有通天达地的家底和权术,欲望与目标若能和现实的能力相契合,这已经是件了不起的事情了。而所谓的咸鱼翻身,飞黄腾达,麻雀变凤凰,都是在此基础上的后话。我越来越觉得以前读的很多鸡汤,其实对于真实的世界来说,过于幼稚和虚无。
我花了两个小时的时间做了一份完整的心理测试。大部分来说,和我在之前对自己的认知是契合的,也有一些特质是我之前没有注意到,通过试题体现出来的。心理测试这种东西,不能说完全准确,因为与你做题时的心情也有关系,但是对于自我认知其实是很有帮助的。一个人的时候去做这件事情,效果会好很多,没有任何心理压力,无需和别人分享。未来的目标的轮廓已经描画出来了,结合专业导论老师的点拨,我觉得内心平静安和了许多。
很多烦恼与迷茫都来自于舍不得放弃一些东西,其实解决问题的方法很简单,只是我们都把没那么重要的事情看得太重要了,选定一个目标前进,除此之外的一切想法欲望都不过是锦上添花,你可以尽可能地去寻找花朵,但是记住,有花很好,没有花,锦依然是锦。
专业导论老师列的我们必须要做的事情,我觉得这也应该是一个大学生的必备信条:
❤多去图书馆读书
❤多出去走走
❤学好一门外语
❤坚持自己的爱好
❤学会一项新的技能
❤多给父母打电话
❤善待身边的人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