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写到老的故事成长励志成长这条路

黄七公|第16篇:为什么一年看100本书,也没有多大变化?

2019-04-18  本文已影响6人  weggen

一个网友的提问引发了我对于读书这件事情的深入思考。本文会用吾之心血——5700余字的真实经验,来告诉你真正读书是个什么读法,怎么读才会让你真正的有效。你也要耗费你之心血——读完本文,且在读完后付诸于行动。这样大家的心血才算是功德圆满,至少也算不上白费心力了!如若但凡连读完本文的耐心都没有的,还是“”早散了吧”为妙——不是你不行,是我的不是:水平不及你——让你发现不了什么新知也得不到任何感悟。

有一个知乎网友邀请我回答一个问题:“为什么一年看100本书,感觉自己还是没有多大变化?”

就像当年巴菲特指着那一摞厚厚的书说:“我的成功秘诀就是,每天读这些500页,坚持N多年。”而这一成功,哪怕是小的成功都没有在这位提问者身上上演。

这个问题又是这么似曾相识,就像:“为什么我天天节食,却为什么越来越胖?”“为什么我天天看美剧学英语,却依旧是低水平的英语?”“为什么我努力了这么多,却没有什么回报”......

于是这一意思被人曲解,认为读书的量非常重要。

他想表达的是:想通一个量的变化过程,达到质的飞跃,却最终发现质的改变却遥不可及,让他困惑不已,甚至有些许愤恨。

这个提问,引发了我的一些思考。

100本书!确实是一个相当惊人的数字。让我捕捉到了一个勤奋者,夜以继日的奋斗不息的影子,这样一个颇具“勤奋值”的数字,却换不回一个想要的结果,多少会令人心寒啊。


stack-of-books-vintage-books-book-books.jpg

但是,他好像忽略了些什么。

首先,他想要的变化是什么?他好像并没有言明,我甚至会觉得他自己真的清楚吗?

其次,读书的量是这个变化的充分甚至必要条件吗?(即,读书的量就能引发改变吗?引发这个变化,一定要通过读书吗?)

再次,即便你清楚你要的目的,读书又能够承载这个目的,那你用对了方法吗?

大部分人读书或多或少都有些盲目,大部分人又或多或少将读书“神话”了,甚至大部分人又或多或少压根都不会读书!

看看现在流行的一些风气就得知一二了。很多厉害的人,鼓吹每天读1本书,1年至少300本!很多人去效仿,拼了命的读,这就像一个人,埋头拉车不看路,又好似一个人只顾不停的吃,却对消化这件事情不闻不问一般,最终有几个人真的成功了?

读书这件事情上来看,永远都是“质”胜于“量”的。推而言之,任何事情,也永远是“质”胜于“量”的。一味贪多求全,只是浮于表面的一种“敷衍”而已。那些“假装着很勤奋努力”的人,最后所能收获的也只能是生活“假装给你成功”的泡影而已。

鉴于此,我觉得有必要好好谈论一下“读书”这件事情,虽然谈不上是读书方面的行家,但是也在这个“行当”里走过了N多个岁月,也算得上半个“书虫”了,如果能让你有所收获,也不枉我多废了几句口舌,如若不能让你所得,我也只能感叹我水平不及于你,权当我废话便是了。

耐不住“笨”

pexels-photo-240163.jpeg

一个人想要成长和提升,首先要承认自己“笨”,否则接下来的事情就不会发生。读书,就是让自己不断提升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方式。可惜,很多人败就败在——耐不住“笨”这件事情上。

想想有多少次,你真正能够读完过一本对你很有挑战或者很难的书?我们的书架上,Kindle里,大多数“尘封的印记”大都是此类吧?

抛开读书的乐趣而言,读书有一个重大的“弊端”——时刻挑战你的“智商”——不断提醒你:“你好笨!”“你真蠢!”。而这就是很多人不大喜欢的感觉——没有谁喜欢时刻被人这样评价!特别是遇到这种难度较大的书,例如专业性强,数据纷繁,概念众多之类的书籍,我们的精神防线就很容易崩塌——我们往往会非常没有耐心,心急于“逃命”要紧,避而远之,甚至“老死不相往来”。

有N多次,我和你一样,都是兴致勃勃或者激情高昂的拿起一本书,然后又默默的将它放下了。

放下的动作是小,但关系甚大。

当你放弃了某本书,其实在另一个层面而言,你可能放弃了“一个世界”:每一本书都有所涉及的领域,如若这个领域你攻不破,下次再遇到,你依然会如此作为,这样这个领域于你而言,就再无缘分可言。

试想一下,你在报纸或者新闻上看到诸如GDP,CPI,样本,边际效用等这类词汇时,你的做法有多少次是“视而不见”呢?当你第一次遇到这些陌生的概念时,它可能还会困扰你一下,不过当你开始回避,并且经历多次的回避后,它仿佛就在你的世界里销声匿迹了——你真的能做到“眼不见心不烦”了。

读有挑战的书,其实就是在不断弥补自己欠缺的部分,提升自己羸弱的部分。读书不是为了“爽”而读,就像很多人喜欢读网络“爽文”时一样,读来很爽,却又并没有卵用,读它干什么呢?就像你每天做1-2个俯卧撑,永远也做不到一口气做100个俯卧撑的境地——你没有挑战身体在某个阶段的极限,身体就不会产生“升级”的效果。读轻松的书,就像是在做这种简单的运动一样,表面上看你天天在“锻炼”,天天在“读书”,可事实上,你只不过是在形式上和心理上让满足而已,不挑战一下,你永远都突破不了现状。

读有挑战的书,会带来相当的不快——你要忍受“笨”的不断的侵扰,这就需要你有勇气和耐心去攻克了,端正一下心态——忍受“笨”,耐得住“笨”,然后我会在后文里给出突破“笨”的一些方法。

目的不明

pexels-photo-1204652.jpeg

谈到读书的目的,从大的方面来看,其实就是想要让自己成长,成长之后能获得想要的成功。

但是很多人还是不太清楚这一点,至少是混淆了以下两点。

Read to keep up?or Read to lead?

是为保持不落后而读书,还是为超越而读书?

大部分人都属于前者——不论是主观上还是客观上都是:保持不落后。自认为捧起一本书,一顿“啃”下去,这就是迈开成功的第一步。然后“啃”得越多,越自Hi到不行——就像前文里那个一年读100本书依旧没有变化的人一般——“我距离成功,距离改变将会越来越近”——因为“我在勤奋的读书”。

且不论数量如何,读的内容是那些?读的方法又如何?

该醒醒了,读或不读,并不是区分人与人的分水岭,何况读的水平有高低,知识或技能又不单单是通过读书这个途径来获取的。如果仅仅以读这个动作作为一种成长的“姿态”,虽然自认为是以超越为目的,但其效果还是囿于Keep up(保持不落后)而已。

我们读书的目的,从策略层面而言当然是要——Read to lead!是让自己超越别人,即便是超越不了别人,也至少要超越自己——所谓成长,不就是不断超越自己以及和自己同一个水平的人顺便把别人超越的过程吗?超越别人,所要读的书,当然要所读的内容要“above your level”超越自己当前的水平,一味读简单易学的书,无异于平行移动,即便是读个昏天黑地天荒地老,你还是在定在那里,又有什么意义呢?(那个一年读100本书的人,有可能就是这种类型,才会产生毫无变化的结果。)

再从小的方面来看目的,读书的目的不是为了显摆学问,或者张罗一些“谈资”,而是要能够解决你的问题,要能够运用于生活和工作之中。

所以在定目的之前,一定要考虑到应用这个层面,即便你是个在校的学生,也不要随大流,仅仅将之作为应付考试的工具。知识无用论,就是从不知道怎么运用或者不认为能够运用知识开始的。那么读得再多,也还是不断的还回去了——它是它,你是你,好像平行而不相交的两个世界一般。

流程不通

pexels-photo-908295.jpeg

这里即将谈到读书方法的问题,读书本就是个私人的事情,也从来不存在什么公允的标准方式,所以我觉得不谈为好,可是又看到很多人对此心存困惑,甚至连读书的流程都搞不清楚,我又不得不说几句。

无论你采用什么方法,读书都逃不过以下套路:

输入->加工->输出->复盘

就这么四个环节,却分出了一个不一样的读书境界。

第一,输入

这里的输入的关键在于——选择,也就是选择看什么书。很多人在这里就被别人甩开了一大截,还没有上战场,就已经输了(选择比努力更重要的又一个鲜明的例证)。

首先,要根据读书的目的(Read to lead)来定一个目标。你觉得自己哪方面有问题,哪方面不足,哪方面还需要提升和改造。

很多人压根都不考虑这个问题的。看看那些“伸手党”(完全不具备独立“行事”能力的人),直接去拿大神的书单就可以了,简单明快,高效得很!不过,你会发现,很少人真的拿了书单就会按照书单的内容去读。

原因有二:一方面,压根读不下去!因为有些书是要讲求时机和顺序层级的,大神读的是恰逢其时,而你来读却是“生不逢世”——理解力和层级还差很远呢;另一方面,从需求层面而言,他推荐你读的,压根都解决不了你现在想要解决的问题(他又不知道你欠缺什么疑惑什么,他也不是你肚子里的蛔虫),哪里还有什么读下去的必要动力呢?

因而,我们需要先审视一下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定下自己的成长目标,这样由内而发引发的需求,单纯动力上而言,就胜人百倍!

其次,再根据读书的目标,构建要读的“书单”。

例如,你要学习经济学,那就从经济学这个关键词出发,利用几个比较好的“书评”渠道,筛选出自己的书单。

个人觉得较好的渠道有以下两个

豆瓣读书:中文简体书非常多,对于书籍的评论也非常多,值得参考。

GoodReader:中文繁体书可以在里面找到,大多数都是英文原版书的评论和打分,适合想看英文原版书籍的人士。

另外,还有一个方法也是非常好的,能起到连锁反应——看你正在研读的那本书的参考文献部分,这样顺藤摸瓜,可以摸一大片的备选资源。

有一大堆资源后,我们要对资源进行筛选和排序,方法也很简单——关注两个维度:

1.按照难易程度,大致分级。

例如学习经济学,上来就看《资本论》或者《国富论》之类的,简直就是自讨没趣,压根脑子里的概念无穷小,却又要面对这些无穷大的大部头,不头大才怪!

我们要将大致的难度分为:入门-中级-高级

这一点,可以参考那些评论,大致可以窥见一二。如果是初学者,务必要先从入门的看起,如果有一定基础,可以涉猎中高级的内容。至于难度的划分标准,这个很难有统一标准。我个人觉得,你拿来样章,看10页正文(不要看引言或者其他非正文内容),看有多少个概念不清楚,就大概知道适不适合了。如果大面积的头大或者不知所云,就说明对你而言太“高级”了。

2.按照重要程度,大致分类。

我们可以将大致的重要程度分为两类

一类,经典必读;一类,参考辅助

经典必读类型,是你从评分和评论中,筛选出的那些不断再版(一方面,说明受欢迎,才有不断的再版;另一方面,不断再版,才能不断的将知识与时俱进,不断的修正和优化),或者被大众广为讨论和研读的经典读物,例如经济学领域的(保罗.萨缪尔森)所著的《经济学》,就是经典的著作,已经出到第19版了,可见其经典程度。

这种经典的类型,以后就可以精读甚至反复不断的读。

而另一类,参考辅助,则是作为参考之用的。筛选出有一定知名度的,也比较受好评的,作为读经典必读时的参考。因为作者是人,人不可能绝对客观,听一家之言,还不如不听为妙。我们要懂得将各家之言进行辨析和思考,这样才能求得真知灼见。就像那句至理名言说的一样——“尽信书不如无书”。另外,也可以通过同类型的参考辅助书籍,来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同一个概念,可能某个书籍的言论,让你更加理解某一个概念,就像有时候也许不是你理解力的问题,而是作者表述传达的问题,你再死磕,也磕不个所以然——倒不如看看其他人是怎么表述的,也许会有顿悟的感觉。

之所以这样区分类型和主次,就是让你循序渐进的同时做到足够专一。

那些难度较高的书籍,我们不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攻克,因而我们需要集中精力,一次只做一件事情,例如这一年你就只专攻经济学。一方面,你不会太急躁而耐不住“笨”——因为时间还有很多;另一方面,你也不至于精力分散到别处,而形成不了累积效应(今天研究个经济学,明天又看看哲学,这样形成不了知识的滚雪球的效应)。

第二,加工。

加工,就是你在阅读中所进行的一些操作。

大体上分为两类。

1.查疑解惑

2.标注重点

首先,我们要关注于那些令你疑惑之处,也就是前文所说的——“笨”的部分。当看到这种内容时,沉下心来,不要放过,如若书中讲不出个所以然,没有关系,可以去查维基百科(极力推荐维基百科,而不是百度百科,两者就不是一类东西,维基百科是我们这些普通人增长见识的无价法宝),或者用那些第一步筛选出来的“参考辅助”来帮助你理解这个内容。你要知道,你读的不是一本书,而是某个领域,善假于旁物——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1555470652869.png

其次,当遇到重点时,我们要适时做笔记,做标注。

我看到很多人喜欢划线,恨不得把整本书都划满。这就是重点不明。

所谓重点,私以为就是关注于Why?和How?不要纠结于某个细节的What。我们要多思考为什么会是这样,怎么才能这样,而不要太过于关注是什么。关注是什么这个习惯,其实就是我们早年在学校读书的时候形成的,因为大部分考试都是要你回答——What。请把这个习惯收回或者撕毁,你读书的目的是应用是解决实际问题,绝对不是考试。所以为什么和怎么样,才是重点。特别是那些你根本搞不懂为什么,或者不知道是否真是这样的,亦或是和作者有所冲突的地方,更是重中之重!

标注的形式,按照个人喜好即可,划线,涂鸦,折叠,抄录都可以。用Kindle的话直接做可以做标注(Kindle的话不要就不要期望直接在上面做笔记了,简直慢得要命,你可以旁边准备一个小本子,在Kindle上标注一句,然后再在本子上将这句的相关笔记记下,整理标注的时候,再转到标注对应的位置),日后导出整理。


pexels-photo-12627.jpeg

第三,输出。

学以致用,当读了这么许多,就要适时的运用,学会了一点经济学的概念,就要适时的去分析或者找寻生活中这个概念的影子,亦或是将这个概念反复叨念给好友亲人等周边的人听,给他们讲,给他们分析,亦或是写一篇小文,将这个概念进行深化和发散。

大致上,输出的形式无非两种

1.文字化

2.非文字化

文字化的,可以写心得体会,书评摘要,甚至将所学“联系-发散-重组”(任何的创作都是这个套路),作一篇思想深刻的文章;或者框架式的卡片(将所学的知识点,进行卡片化的收集,不仅限于纸质,现在可以用Anki来制作这种卡片),或者将思维形象化输出,做思维导图(将思的结构展现出来)等等。

非文字化的,例如和亲朋交流,将原理概念用于工作实践中等等,不一而足。

输出,就像我们健身时做的肌肉训练一样,它锻炼的是你的脑神经,让各种知识流在你的脑神经间不断的穿梭,构建出更多的连接和回路,这样你的知识就会活化,这也是为什么我要天天写文章的道理,不是为了日更二更,写本身并不是什么个什么了不起的事情,而是写作背后的效用却非常值得关注——天天锻炼你的神经,想要不敏感都难!写着写着,思维就越来越灵活,知识就会越来越贯通!

第四,复盘。

很多人,前面都做了,很可惜,棋差一步——甚至有可能“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大部分人都没有这个复盘的习惯——在读过某个书后,再也不去碰它了。


pexels-photo-176103.jpeg

一方面,人对某些事物的记忆力,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减退的,如果不及时的进行复习,很可能它就会还回去了;另一方面,人的理解能力是随着日常的积累而不断强化的,一本书过了一段时间再来看,你的理解可能就不一样了,很可能还截然相反,也可能会更加深入。

所以复盘是必须的。复盘的办法不是要你再去从头到尾将书看一遍,再将以上步骤再走一轮,而是要你从第二步——你的加工的内容开始,进行复习,查缺补漏。一方面对相关概念和知识点进行再次熟悉,一方面看是否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当遇到记忆模糊,或者还不清楚的地方,就应该返回书本的相关部分,再进行研读。如此反复的复盘,这个知识才会真正成为你的身体的一部分——内化!

所以读100本还是1000本,都是TMD浮云!为什么而读,读什么,怎么读,读到什么程度才是症结!哪怕你三年只读1本书又如何?若是读出个此番境界,你是以一敌百的!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