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文拆解 - 傅斯年民国第一大炮 - 20181222
拆解文章:傅斯年:民国第一大炮
文章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oELqfkPGsptIiKoM6-6AvQ
所属公众号:拾遗
选题拆解:
文章选题:现在的人都缺血性,少年娘则国家娘,真正的血性应该是为正义和公平,哪怕孤身一人也要抗争到底。
选题综合评价:
![](https://img.haomeiwen.com/i6885842/16410cc86ac4452b.png)
时效性:时效性打1分。傅斯年并不是热词。
覆盖范围:覆盖范围打1分。知道傅斯年的人不多,了解傅斯年的人更少,所以受众范围不大。
争议性:本文的争议性打1分。关于血性和傅斯年,都非常正能量,话题性并不强。
传播性:传播性打了3分。文章本身讲血性,坦率讲道理比较大,而且个人感觉也不会太深刻,对于大众来说传播性也不会太高。
内容拆解:
标题拆解:
标题:傅斯年:民国第一大炮
关键词:傅斯年,民国,第一,大炮
标题很简单,就是人物和人物标签,相信傅斯年这个人知道和了解的人并不多,于是要加一个标签,但标题实际并不是一个吸引度很强的标题。
结构拆解:
首先这是一篇人物稿。
全文共分7段,导语+六段
按照之前拾遗的人物稿风格,应该是人物目标、如何实现目标、遇到阻碍,如何努力,获得成功,提炼观点,给我们带来的什么启示。下面逐段分析。
导语:开头介绍傅斯年的背景,找历史名人给傅斯年背书,陈寅恪,胡适,毛子水,罗家伦,铺垫了傅斯年,有学问但也有血性。下面就开始讲傅斯年的血性
第一段:和孔祥熙的抗争,连蒋介石都不给面子,血性事件之一。(拿胡适举反例)
第二段:和宋子文的抗争,一个人将民国两大要员打下台,血性事件之二。
第三段:抗战顺利接下北大校长这个烂摊子,和伪教师抗争,血性事件之三。
第四段:在台湾接下台大校长,为学生和恶势力抗争,血性事件之四。
第五段:为了台大学生,人生最后一次抗争,倒在抗争的最后一刻。
第六段:当傅斯年死了,我们才发现,没人为我们抗争了,我们需要有人为正义和公正抗争。
所以这篇人物稿的结构有些不同,有点干货文的感觉。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
首先傅斯年是什么样的人,他的特点是血性。是什么
然后举了4个例子,讲为什么傅斯年有血性。
最后结尾升华,我们需要像傅斯年这样,负重前行,社会,国家才有希望。
素材收集:
金句收集:
1、两千多年前,曾子问孔子:“什么是大勇?”
孔子的回答掷地有声:“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
2、反躬自问,只要正义站在我这边,
纵然面对千万人的阻拦,我也义无反顾。
于傅斯年而言,任尔东西南北风,
义之所在,无惧无悔。
3、如果一个人,对公平正义抱有最大的热忱,
有胆量,能担当,敢发声,
心之皎皎,至刚至正,
那么,他就是一个强大到不可战胜的人。 有人评价傅斯年
4、傅斯年的“怼”,争的是气节。
真正的知识分子,应是不降志、不辱身的,
如果不知坚守,不重名节,
风起时,就站不稳,风继续刮,只会四散倒下,
这样的人,能教育出独立思考、敢挑战权威的年轻人吗?
5、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此之谓大丈夫。
6、一个士兵最好的归宿,是在最后一仗中被最后一颗子弹打死。 巴顿将军
7、这个时代缺的不是完美的人,缺的是从自己心底里给出的,真心、正义、无畏和同情。
出自无问西东
8、在这纷乱扰攘的世界,有的人一边陷入麻木沉默,一边娱乐至死、精神狂欢,
而有的人则倾尽全力,在森森重围中,孤军奋战,为正义呐喊。
那些负重前行的人们啊,他们才是我们民族的脊梁,中国的未来。
个人思考:
1、另一种人物稿的写法
这是第二种人物稿的写法,比较简短,开头点出人物的特质,也就是想通过人物表现的观点。然后说明人物为什么是这种特性,用具体故事和实例说明。最后解释对我们的启示,我们该怎么做。
但这样写的同时,每段仍然要有金句表明观点,围绕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