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设计师的日常每天写1000字每天写500字

日本大师们的工作室是怎样的? 一窥他们的创作环境

2018-03-01  本文已影响7人  设计小荔枝

  工作室是艺术家激发灵感、尽情创作的空间,也是安定心灵的所在。纽约摄影师巴贝拉(Paul

Barbera)透过镜头,纪录日本艺术家东信、高桥理子、森万里子,以及知名设计师佐藤大、原研哉、吉冈德仁等人的工作室,一窥他们的创作环境。

  花艺艺术家东信(Azuma

Makoto)擅长以各种花草为元素,创作风格优美浪漫、狂放大胆的装置艺术,他的工作室有许多金属製的摆设,桌子则摆满插在水瓶的鲜花。工作室的地面潮湿、水气多,东信脚边常有修剪剩下的绿色枝叶与花朵,给人随兴、不修边幅的感觉。

  东信脚边常有修剪剩下的绿色枝叶与花朵。

  东信的工作室有许多插在水瓶的鲜花。

  喜欢运用圆形与直线创造各种造型的艺术家高桥理子(Takahashi

Hiroko),她在东京的工作室牆面佈满许多黄色圆点,营造活泼有趣的氛围。巴贝拉也拍下高桥理子正在细心调整模特儿的衣服,留下艺术家专注创作的身影。

  高桥理子正在细心调整模特儿的衣服。

  有别于艺术家的随兴、活泼的工作室,无印良品艺术总监原研哉(Kenya

Hara)的工作室就像专业的博物馆,拥有一系列收藏品,人们会感觉到裡面的一切装潢,都是经过精心考虑的。而办公桌乾淨洁白,与他的设计风格雷同。

  无印良品艺术总监原研哉的工作室就像专业的博物馆。

  有设计鬼才之称的佐藤大(Oki Sato),其工作室位于日本已故建筑师丹下健三(Kenzo

Tang)打造的建筑物,装潢风格一丝不苟,连铅笔、文具、马克杯、便条纸与资料夹等办公桌小物,都给人简洁俐落的感受。

  有设计鬼才之称的佐藤大,工作室装潢风格简洁俐落。

  相较之下,日本设计师吉冈德仁(Tokujin

Yoshioka)的工作室一点也不显眼,没有特殊的装潢,看起来就像普通的日本住宅。巴贝拉对此感到非常惊讶,因为在他心目中,吉冈德仁是位作品多产的设计师。

  日本设计师吉冈德仁的工作室一点也不显眼,没有特别的装潢。

  花费两个月时间,巴贝拉拍摄多位日本设计师、艺术家与建筑师的工作室,并集结照片,出版摄影集《Where They Create,

Japan》。透过走访工作室,他也了解更多这些创意人才的生活,像艺术家森万里子(Mariko

Mori)就为他简单介绍茶道,让他不禁陶醉在这个日本传统的文化中。

  森万里子的工作室。

  「日本的创意人才在国际备受瞩目,也越来越受欢迎,尤其是在建筑、时装设计与艺术领域,也因此我就把它作为本书的重点。」巴贝拉表示,在日本旅行,就好像到未来世界或到其他星球般游览,这个国家与其它亚洲邻国如此迥异,却又给人熟悉感。

  巴贝拉继续说道,每次他走访日本想寻求答案,离开时却总是产生更多疑惑,他希望透过摄影集《Where They Create,

Japan》的出版,让更多人一起探索日本文化的神祕感。

  巴贝拉集结32位日本创意人才工作室照片的摄影集《Where They Create, Japan》。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