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那些年给父母做饭的寒暑假
荆门,这座城,从初中、高中到大学的每一个寒暑假都会去。那个时候,父母在荆门工作。
父母是工地上的建筑工人,座座高楼平地起,建筑农民工是一个相当辛苦的职业,超负荷的体力劳动伴随着很高的风险系数。
每逢寒暑假,我都会独自坐车去往荆门,见到父母的那一刻是开心的。
前几年,跟着父母住在未建成的楼房里,房间是用大块木板格挡而成。后几年,出于安全考虑,政策规定不允许农民工住在未建成的楼房里,必须住在工地上的工棚里。
我自然也跟着父母住在工棚里,床是父母用砖和木头搭造的,屋里的凳子、桌子、灶台,都是父母用木头钉成的。

吃水的桶,都是那些装过涂料的大塑料桶,清洗干净拿来装水。
切菜的砧板,也是在工地上捡的木板,清洗干净,用来切菜。
每天闻着工地上的水泥味儿,听者砰砰的敲击声。以至于多年以后,每次路过工地,一闻水泥味儿,就感觉无比熟悉亲切。
那个时候,我每天早上去菜场买菜,中午和晚上做好饭菜,等爸妈下班回来,可以有现成的饭菜吃。做完寒暑假作业以后,空余的时间,会在附近的书店看书。记得那个时候,在书店里看了《希拉里传》、《武则天传》。

炎炎夏日,我便做好了凉粉或者绿豆汤送到工地上给他们解暑。
看着他们大汗淋漓,浑身都是尘土泥灰,满脸倦容,心里很不是滋味,一直觉得是不是自己读书拖累了他们,如果不读书,是不是他们就不会如此辛苦?
父亲是架模工人,大楼最开始得用木头把造型搭建起来,父亲就是搭建这些木头的木工。高空作业,危险系数很高,正午的烈日火辣辣的烤着,有时候踩在钢管上都是滚烫的,可是他依旧坚持的工作着,从不偷懒耍滑。
母亲是搬木头和钢管的小工,一个一米五四个子的女人,搬着大块大块的木板或者钢管,扛来扛去,汗流浃背,真的是辛苦,看着很心疼。她跟着父亲,确实吃了太多的苦。

在寒冷的冬日里,父亲站在高高的楼顶,任凭寒风刺骨的吹着,冰冷的空气冻着,依旧坚持岗位。
母亲,冒着严寒在工地上不停的扛着、搬着那些重重的冰凉的木板钢管。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这世界上,有着许多和父母一样的辛苦劳作的工人。为了生活,为了孩子,为了家,不得不在外奔波。
在工地上,看到许多六十多岁的老人,仍旧辛勤的工作着,他们想着,只要能动,就得干活。
也会看到一些十几二十岁的年轻小伙子,早早辍学,来到了这工地之上。他们如果不寻求改变,那么他们的一生,也就可以望得到头儿。
生活不易,生下来,活下去。
注:图片均为作者拍摄,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