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书》精品文集感兴趣的简友5.诗词歌赋

七律 • 立春时节

2021-02-05  本文已影响0人  花外踏香泥

立春时节

东风解冻蛰虫振,鱼陟浮冰万物新。

白玉兰开兰蝶舞,樱桃树发树莺贫。

鞭扬土畜磨犁镜,社散柔桑醉月轮

关内人人胸燕子,春棚彩帜笑迎春。

注释:

1. 立春三候——“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蜇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意思是东风送暖,大地开始解冻。立春五日后,蛰居的虫类慢慢在洞中苏醒,再过五日,河里的冰开始溶化,鱼开始到水面上游动,此时水面上还有没完全溶解的碎冰片,如同被鱼负着一般浮在水面。

2. 立春花信——一候迎春,二候樱桃,三候望春。

3.  白玉兰——望春花别名,一般指原产的白玉兰,也指木笔、紫玉兰,是玉兰科望春花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

4.  鞭扬土畜——打春牛,立春习俗。立春前一日,人们到先家坛奉祀,然后用彩鞭鞭打,把“春牛”赶回县府,在大堂设酒果供奉。男女老少牵“牛”扶“犁”,唱栽秧歌,祈求丰年。

5. 社——春社,立春习俗。春社是最为古老的汉族传统民俗节日之一。在商、西周时期,是男女幽会的狂欢节日,而后来则主要用于祭祀土地神。春社的时间一般为立春之后的第五个戊日,约在春分前后,但在汉族民间也有二月初二、二月初八、二月十二、二月十五之说。

6. 胸燕子——胸前佩戴燕子,佩燕子,立春习俗。是长安、关中一带人民的古俗。每年立春日,人们喜欢在胸前佩戴用彩绸剪成的“燕子”,这种风俗起自唐代,现在仍然在农村中流行。因为燕子是报春的使者,也是幸福吉利的象征。

7. 迎春——立春习俗。立春时,为了迎春,现在县城郊区选一片风水宝地,搭起春棚,四面插上彩旗。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