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事心法024:再写“力所能及的做事情”
一套方法如果在普通人的身上也能适用,那它就是一个好方法。
曾经我对“力所能及的做事情”不屑一顾,更是不以为然,把它看成了一句鸡汤或口号,更没有认真思考和实践一下。
前段时间,我把2022年销售目标复盘改成了每天一次,以确保2022年目标能够百分百达成。
对于销售人员来说,最痛苦的莫过于寻找客户、预约拜访,然后才有可能实现后面的成交。
在复盘中我发现,每一天的行动中,有很大比例的时间是浪费在了给自己打气梳理情绪上,让自己鼓足勇气去互动客户、预约拜访,本质的原因是这件事受挫率很高,其次是把这件事看得很难。
这就导致了一个致命的问题,不是每天都有预约的客户,不是每天都有事干,或者说有时候都不知道干些啥。
当我在每天复盘目标进度的时候,这就变成了我首要突破解决的问题:只有行动才有成果,行动量决定结果大小,如何让自己每天的工作时间内有更多的行动量?
由全年的目标量化到每天的行动量,这些行动计划就一定要满足立即能干,干了一定有效,这些动作能够引发更多的可能性更多的机会。
销售的本质就是让人知道我有啥,让人信任我,来找我买东西或服务。
第一步就是如何让别人知道。
最简单立即能做的动作就是微信聊天、发朋友圈、写文章、发短视频、开直播等。
对我来说,我的所有成交客户全部沉淀在微信平台,激活这些私欲用户是最高效的成交方式。
那我就围绕微信生态构建我的影响力体系,用这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来帮我达成目标。
比如说朋友圈,有很多人说朋友圈已经死了,但是我发现有很高比例的客户依然通过朋友圈输出公司品牌,即使微信朋友圈生态效果也确实不如之前,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加大朋友圈数量来扩大传播渗透,一条内容有10个人看到,那我每天发10条,大概率能影响到100个人,当发圈数量到了,影响力结果就一定会出现。
当我把发圈数量变成10条后,确确实实每天有各种客户来找我,然后也确确实实引发了后面的成交和更多的客户转化机会。
所以,我把发圈就变成了我每天标配的力所能及地帮我实现目标的行动之一。
朋友圈的时效性很短,可能也就是1-2个小时,随后它就会被更多的内容所覆盖掉,也很难产生破圈传播,怎么办?
那就写文章,通过公众号等全网各个平台向外分发,好内容一定会产生裂变传播。如果一篇不行,那就每天一篇,反正这是我喜欢的事,把喜欢的事与赚钱结合起来,这是最好不过的事情了。
后来我发现光这些还不足以帮我达成目标,还能做点啥?
那就发视频内容,甚至接下来开直播,让自己有更立体更丰富的自我展示,做个人品牌的本质就是个人的立体输出。
除了这些外,还有哪些力所能及的事可以做呢?能想到立即去做,做到了极致一定还能出成果呢?
那就是聊天,找人聊天。
之前有个大V就是靠每天在微信上找人聊天起家,聊10个人没有效果,那就每天聊20个,20个不行那就50个,她是要求自己每天聊100个,天天如此,还要每天发10条朋友圈,5年下来,她累计了5个微信号2万多私域用户。
之前的时候,我对此不以为然,总想做些更牛逼的事,做点更高大上的事,用点聪明的办法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现在想来,你凭什么呢?你比别人聪明吗?没有。你比别人有天赋吗?也没有。你比别人努力了吗?更没有。
我只想的是天上掉馅饼,正好砸中了我。不好意思,老天爷也不是我家亲戚。
写到了这里,我所说的“力所能及”不过就是那些我们都习以为常的事情,那为什么有的人这样做就成了,而你一直看似努力,却始终原地踏步走呢?
那就需要对“力所能及”加个修饰性词语,那就是极致,在时间和数量上的极致。
你是否每天都在全力以赴地去做这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呢?你是否把这些力所能及的事做了成百上千次呢?
勿以事小而不为,勿以事大而不为。
这就是普通人如何践行“力所能及地做事情”的逻辑。
我说完了,希望对你有启发。
明儿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