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每天写500字想法

康德(下)

2020-06-07  本文已影响0人  刀笑鱼

三种认识能力学说

构成认识的两种成分:

知识的形式(先验要素):理性先天具有

知识的质料(感觉要素):来自经验

◆知识的两类形式:感性的、逻辑的

◆逻辑的两类先验要素:知性的、理性的

在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中,有感性、知性、理性三种认识能力及其先验的知识要素。

三种认识能力及其先验要素在认识活动中逐一加入并起作用。

认识程序的三阶段与横向的三种求知活动(数学、自然科学、形而上学)相关系。

1) 感性

认识活动始于感性

◆质料要素:感觉是物自体作用于我们时,在表象能力方面引起的结果。

◆形式要素:

  外感形式(空间)

  内感形式(时间)

空间和时间是整理感觉表象的必要条件,不是来自经验而是先天的,不是逻辑概念,不能称为范畴,而只能称为直观。

空间和时间对感性中所能提供的现象具有客观意义,因而在经验上是实在的。但它们与物自体毫无关系,又具有先验的观念性。这表明康德哲学的先验唯心论特征。

2) 知性

感性在求知活动中是必要的,但必须通过概念进行思维,知觉对象的工作由知性来完成。

知性是一种自发性、一种规律的能力、利用概念统一感性杂多表象的能力、判断的能力。

感性和知性是知识的两个基本源泉,在认识中缺一不可。

先验的概念说

范畴的形而上学演绎:由判断构成的四类十二种范畴(量的范畴、质的范畴、关系范畴、样式范畴)。

范畴的先验演绎:先验能力如何起作用,认为联结包含三种因素(观念里的杂多及其直观形式、杂多的综合、杂多的统一性)。

知性论证中表现的先验论特色

肯定科学认识的主体不是空的,而是由种种文化因素构成的先验结构。驳斥了洛克的白板论,也没有停留在莱布尼茨对人脑天赋机能的探索上。

另一方面,只有知识的普遍形式是经验之先的,其质料则来自经验;而且经验之先的知识形式本身不是天赋的,而是通过文化传承获得的。因而也不同于笛卡尔的天赋观念论。

3) 理性

理性:追求超验形而上学知识的能力、在原则之下统一知识规律的能力、间接推理的能力、认识无条件。

理性的产物是理念:灵魂、世界、上帝

旧的形而上学关于上述理念的思辨均不能算作科学。

四种二律背反

世界在时间和空间上有始/世界在时间和空间上无始;

世界上的一切物体都由单一的东西构成/没有单一的东西,一切都是复合的;

世界上有出于自由的原因/没有自由,一切都按照自然法则发生;

在世界因的系列里有某种必然的存在体/没有必然的东西,一切都是偶然的。

产生二律背反的原因不在于论证,而在于前提。

前两种二律背反中,前提性的错误在于把自相矛盾的东西表现为可以在概念里相容的东西;

后两种二律背反中,前提性的错误是把相容的东西表现为矛盾的东西。

归根到底,可以划分出可认识的现象和不可认识的本体界来了结这些二律背反。

伊曼努尔·康德(德文:Immanuel Kant,1724年4月22日—1804年2月12日),出生和逝世于德国柯尼斯堡,德国哲学家、作家,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其学说深深影响近代西方哲学,并开启了德国古典哲学和康德主义等诸多流派。康德是启蒙运动时期最后一位主要哲学家,是德国思想界的代表人物。他调和了勒内·笛卡儿的理性主义与弗朗西斯·培根的经验主义,被认为是继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后,西方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