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之魅:如何欣赏一座桥》:美的桥梁是科学和艺术的和谐统一
桥梁建筑是一种空间艺术。一座桥梁除了拥有实用价值之外,还有它的美学价值。一座实用而又美丽的桥梁,可以改善生活空间布局,给人们带来愉悦的视觉享受。在园林艺术中,一座构思巧妙的桥梁,更能够创造出灵动多变的优雅景观,给平淡处增添诗意和趣味。
在《桥梁的故事》中,唐寰澄重点介绍了桥梁的实用功能,包括桥梁的分类、结构设计等。在《桥之魅:如何欣赏一座桥》中,唐寰澄则重点介绍了桥梁的美学价值,在保障桥梁实用功能的基础上,从美学角度讲解了如何欣赏桥梁之美,以及桥梁艺术的创新设计方式。
《桥之魅:如何欣赏一座桥》同《桥梁的故事》一样,根据内容搭配了大量桥梁图片,图文并茂,语言朴素简练,讲解清晰,不仅给大众介绍了桥梁艺术的美,更能给桥梁设计者提供参考设计思路。这些创新思路有一定的共通性,对其他领域的设计同样有启发性。
评价建筑不能脱离其实用性。在欣赏桥梁的时候,自然也要兼顾其实用价值和美学价值。怎么样来整体评价一座桥梁呢?唐寰澄认为,“实际上应从桥梁的功能、材料、结构、技术的合理性,从国家的技术政策,从美的一般法则来判断”,这也符合了古罗马建筑理论家维特鲁威提出的原则,“所有的建筑需要坚固、实用和美丽。”
一座优美的桥,应该是形式与内容的和谐统一。它的外形应该自然、协调、与环境融合、结构和材料合理,没有突兀之处和斧凿的痕迹,“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它所传达的思想感情、精神内容也应与其外在形式风格相一致,不同时代的桥梁体现不同时代的思想,“在每一个时代,技术是相通的,精神是互感的”。
比如,古朴的隋代赵州桥与新颖的现代化杭州湾跨海大桥,它们的设计理念截然不同、风格迥异,它们的形式与各自的实际用途、所属时代精神相一致,各有各的美感。这种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也符合我国传统的形神合一的观点,“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是则形称其质,神言其用,形之于神,不得相异”。
桥梁的设计应首先满足功能需求。实际上,除了基础的交通功能外,桥梁还可以有许多不同的附加功能。桥梁是道路的延伸,其基本功能是让人能够通行。但在具体使用场景上,桥梁的设计也需要因地制宜,满足应用场景的特殊的功能需求。
园林中的桥,着重观赏功能。较短小的桥一般比较矮,接近水面,方便游人观赏池鱼和倒影;距离较长的桥,则会曲折多姿、错落有致,增强空间感。有些桥梁还会在其上设置亭台,供游行之人临时休息。
桥梁上的附加建筑,也可能用于其他功能,包括防御、宗教、商业功能等。在古代,江河险要之处的桥梁,可能会成为交通要道上的咽喉,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欧洲的一些古老的桥梁,会建立具有防御功能的桥头堡。中世纪的欧洲,宗教盛行,一些桥梁上会建立教堂或其他宗教相关的建筑。当商业兴起之后,欧洲桥梁上也曾附加建造商店,我国古代也曾有“立肆于桥上”的情况。
要设计一座美的桥梁,也有许多需要注意的原则。首要的一点是要突出正桥,所有装饰皆为附属品,需要服从结构的安排,做到“先功利后审美,先结构后装饰”,切不可喧宾夺主。抓住核心,这是所有领域的设计中都需要遵守的原则。
对于桥梁建筑的创新,唐寰澄也总结了一些设计方向,包括总结改进、联结方法、推陈出新、旁搜博览、效法自然等。这些设计理念,在其他领域同样可以参照。
比如对于推陈出新,唐寰澄指出,推陈出新绝不是旧瓶装新酒的表面功夫,而是采取以往结构中的合理之处,再应用新的材料和新的技术,增加新的内容,形成“不同于旧形式却有渊源可寻的新的形象”。
桥梁的美体现在哪些方面,唐寰澄同样做了总结。桥梁建筑是形式的运动,通过直线、曲线的巧妙运用,形成灵活的起伏;要富于节奏和韵律,虚实结合形成空间的变化;要注重多样性的统一,层次丰富而又整体和谐;要注重比例和对称,匀称舒适而又均衡安定。
对桥梁更深入的审美,还需要进一步地感受和联想。如同唐寰澄所说,“概括起来是,创作者通过思维创造形象,鉴赏者通过形象引起思维”。古代诗词中常把桥梁联想到虹、龙、鳌、电等形象,给桥梁附加了更深刻的情感和思想内涵。
唐寰澄通过《桥之魅:如何欣赏一座桥》言简意赅地总结了桥梁建筑艺术的审美、设计、创新,指导读者如何去欣赏科学与艺术和谐统一的桥梁之美。
2022.02.27雾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