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屋夜话读书

因为我们说的着——读《一句顶一万句》

2017-01-12  本文已影响33人  图抒馆

读这本书印象最深刻的是这样一段话:“牛爱国三十五岁时知道,自己遇到为难的事,世上有三个人指得上。一个是冯文修,一个是杜青海,一个是陈奎一。指得上不是说缺钱的时候可以找他们借钱,有事的时候可以找他们办事,而是遇到想不开或想不明白的事,或一个事拿不定主意,可以找他们商量;或没有具体的事要说,心里忧愁,可以找他们坐一会儿。坐的时候,把忧愁说出来,心里的包袱就卸下许多。赶上忧愁并不具体,漫无边际,想说也无处下嘴,干脆什么都不说,只是坐一会儿,或说些别的,心里也松快许多”,用书中人的话来说,其实就是牛爱国能和这三个人说的着。

因为我们说的着——读《一句顶一万句》 那个通讯并不发达的时代,反而散发着一种迷人的浪漫,那就是,为了能找到那个说得上话的人,为了那一句知心的话有人听,一个人甚至愿意走出家门,一路追寻,从南到北,从东向西,即使这种慢慢追寻的过程中,那种想一吐而快的冲动,也在慢慢的消磨殆尽,甚至最终可能改变了自己的初衷,从当初的追寻变成单纯的游玩,或者,变成要做另一件事,但就是这种有处可逃的感觉,太让人迷恋。反观当下,我们不用花费很多时间找寻,不用跋山涉水,想念可以很快变成聚会,距离可以通过电讯缩短,这为我们节省了很多时间,但是静下心来想想,这些被节省下来的时间,我们是不是做了更有意义的事情,还是,原来的那种找寻其实本身就充满了意义?有时候,不禁想,如果杨百顺,如果牛爱国有手机会怎么样,那些他们在心里杀过的人,会怎么样,会被他们拉入黑名单,还是会被屏蔽朋友圈,或者,这浮躁的社会真的让他们作出后悔的事。发达的通讯科技到底是让我们的距离更近还是更远,没有了时间的沉淀,我们的友谊会不会更禁不起考验。 因为我们说的着——读《一句顶一万句》

那时一个人很容易就可以摆脱过去,从杨百顺可以变成杨摩西,再从杨摩西可以变成吴摩西,如果对当下不满意,只要换一个地方,就可以抛弃之前的生活,重新开始。但是现在,没有人可以做到这样,逃离变的不那么容易,因为你有一个手机,有一个微信号,有的人还会有微博,就算这些你都没有,你总要有消费,有消费记录,所以你做了什么,你身处何方,成为人尽可知的事情。这时我们反而怀念那种从前慢的生活。

因为我们说的着——读《一句顶一万句》

所以,最难得的,就是在这样一个每一件事物都变的很快的时代,能拥有几个说得着的人,能在即使什么也不说的时候,只是坐坐,心里也能轻快许多。即使逃离变的不那么容易,也能让心灵有处安放,有所憩息。但愿你能有自己的冯文修、杜青海和陈奎一。因为,我们人人都是牛爱国……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