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孩子——过冬至

2018-12-22  本文已影响0人  晓楠老师

      古人在冬至这一天最重要的民俗活动是拜冬,自魏晋以下,一直存在着按庆元旦的礼俗来过冬至节的惯制。

      汉唐以来,从冬至开始就“入九”了,人们往往在这天画一枝素梅,上有八十一个瓣,名为“九九消寒图”,每天用红色涂一瓣,涂尽就“出九”了,故而冬至又称“数九”。

      冬至这一天是一年中最长的一夜,许多人家利用这一夜,用糯米粉做“冬至圆”,为了区别于后来的春节前夕的“辞岁”,冬至节的前一日叫做“添岁”,表示“年”还没过完,但大家都已经长了一岁。

      《清嘉录》中称:“冬至大如年。”

幼儿园真有意思做蜡烛喽 小小核桃壳,承托着光明 看它亮了

当太阳的光芒变弱

我们来点亮灯火

让温暖的烛光在黑暗的夜晚

带我走向那光明

猜猜做好的司康什么时候吃? 妈妈们精心手做的礼物袋

我有一个小小快乐在心中,

在心中,在心中

我有一个小小快乐在心中。

收到礼物袋,收到祝福,静待花开!

冬至,包饺子喽 九九消寒图

《数九歌》

一九二九不出手,

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和六九,沿河看杨柳,

七九河冻开,八九燕子来,

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轻柔温暖的琴声 冬至老师精心准备的偶戏

      在这一年之中黑夜最长的一天,相信孩子们内心都能种下一颗种子,一颗星,那里有光明、爱和温暖温暖,这种内在升起的力量会陪伴孩子一生。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