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3.22
11.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的因素是( )
A.科学技术 B.政治经济制度
C.生产力 D.社会性质
12.《学记》中说:“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是说( )
A.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 B.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
C.教育的发展要超越于政治经济制度 D.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13.与现代教育相比,古代教育的功能注重( )
A.政治功能 B.文化功能
C.经济功能 D.社会功能
14.学校文化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这一点突出表现在它所传递的( )
A.教学思想 B.教学内容
C.教学方法 D.教学手段
15.即使人们对长大后的狼孩进行再好的教育,也很难令其用人类的语言进行顺畅交流。这反映了个体身心发展具有( )
A.阶段性 B.差异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16.学制中教育的程度结构主要受( )的制约。
A.政治经济制度 B.生产力发展水平与科学技术发展状况
C.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 D.本国学制的历史和国外学制经验
17.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来说,学校教育是种( )环境
A.宏观的 B.间接的 C.一般的 D.特殊的
18.在小学阶段教学多采用直观形象的方式,而进入中学以后则可进行抽象讲解。这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具有( )
A.个别差异性 B.阶段性
C.顺序性 D.不平衡性
19.现代很多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担负着发展科学,产生新的科学知识技术的任务,有建立产学研一体的趋势。这说明( )
A.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 B.教育是发展科学的一个重要手段
C.教育要先于经济而发展 D.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20.有学者认为,现代学校教育的任务是努力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这观点所反映出的教育与发展的关系是( )
A.教育决定发展 B.发展决定教育
C.教育与发展并行 D.教育等同于发展
答案
11.A【解析】科学技术也是生产力的一部分,该题选A。
12.A【解析】《学记》中说:“古代的帝王建设国家和统治人民,都是把教育和学习放在首位。”孔子说:“用政治手段来治理他们,用刑罚来整顿他们,人民就只求免予犯罪,而不会有廉耻之心:用道德来治理他们,用礼教来整顿他们,人民就会不但有廉耻之心,而且还会人心归顺。”这些话体现了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
13.A【解析】无论中国古代社会还是西方古代社会,对于教育功能的认识均具有浓烈的政治伦理色彩。
14.B【解析】学校文化以传递文化传统的特征突出的表现在它所使用的教材或传递的教学内容上。
15.C【解析】本题考生要读懂题干强调的意思是“人的教育错过了关键期,很难在后期弥补”。这个教育启示对应的身心发展规律“不平衡性”就迎刃而解了。
16.B【解析】生产力发展水平与科学技术发展状况制约着学制中教育的程度结构。
17.D【解析】教育,从逻辑上既是特殊的实践,又是特殊的环境。由于这种特殊性,使得在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中,教育对人的发展特别是对年青一代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和促进作用。
18.B【解析】个体身心发展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就是身心发展的阶段性。题干描述的是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特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阶段性的特点。
19.B【解析】教育是发展科学的重要手段,教育的主要职能是传递人类已有的科学知识,但他也担负着发展科学、产生新的科学知识和技术的任务,这在高等学校表现得尤为明显。
20.B【解析】努力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即要根据儿童的身心发展水平进行教育,因此儿童的发展决定了要施于什么样的教育。学校教育的任务要满足儿童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是发展决定了教育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