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风云录 - 212
原来人体本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的穴位,以针灸行之,可将人体邪火清出体外。比如小海、曲泽可清心热,尺泽、鱼际可清肺热,阳陵、太冲可清肝胆热,曲池、合谷、内庭可清胃肠热,外关、支沟可清三焦热。因此医道高深的大夫无需用药,只用银针刺穴便能为发热的病人降温祛毒。
这炎炎功偏偏反其道而行,另辟蹊径,以一股真气经不同经脉线路行走于以上诸穴之中,顺则为阴,逆则为阳。修炼此功时,体内真气运行时顺时逆,阴阳激荡之下,激发人体先天的一股浩然之气,令全身再不被阴毒阳毒侵扰,严冬不觉其冷,炎夏不觉其热。功力练得越深,耐冷耐热的能力越强。
李轻尘修练的归墟真气若论精纯浑厚可说天下第一,比炎炎功本身的培练真气之法高明得多。他以归墟真气为根,再依照炎炎功的真气运行之法修习,不到一个月就练到了炎炎功第十重的最高境界。后来小石头拜他为师,他便将归墟真气的修习之法传授给了小石头。小石头练功勤勉,虽然因为时日尚短,归墟真气的修为尚浅,但以此修炼炎炎功,进境却比欧冶芒家传的功法迅速得多。
三人边说边行,此时正值初春,万物复苏,阳气渐重,即便是在夜里身穿单衣也已不觉得寒冷。但是突然之间李轻尘只觉得一股寒气迎面扑来,仿佛突然间落入严冬的冰窟之中,猝不及防之下他忍不住打了个寒噤。只是他毕竟内功深厚,动念间真气在周身流转一周,浑身重新变得暖洋洋的。
就在这时,耳边传来了一阵流水跌入深潭的响声,前面似乎有道瀑布,只是从水声看来这瀑布甚小,和雁荡山大小龙湫震耳欲聋的轰鸣声比起来要安静得多。随着流水的声音越来越响,那股寒气也越来越重,外面的花草树木已经欣欣向荣,但这里却依然呈现出一片枯黄衰败的样子,透出一种寒冬的萧杀。
不大一会功夫,他们果然来到了一个方圆不到一丈的水潭旁边,西北角上一道十几尺高的瀑布在黑夜中泛着白光,犹如一条尚未长成的白龙,一头扎进碧森森潭水里面。那潭水上面笼罩着一层白茫茫的雾气,随着瀑布的注入翻腾涌动,更衬托得那一汪潭水深不可测。
水潭旁边有一块大青石,表面光滑平整,犹如半个凹下的月牙,一看便知不是自然形成,倒像是用来磨刀的石头。小石头对欧冶芒道:“爹,这会咱们来寒淬潭做什么呢?你要再磨一下手上的这把剑吗?”
欧冶芒对儿子笑了笑,转头对李轻尘道:“这寒淬潭乃是我欧冶家世代磨剑之所,这潭水终年寒冷如冰,即便在盛夏也从没有人敢下水,但用来淬剑洗剑再好不过。这潭水并非我家独有,但即便在这谭边站上一顿饭的功夫也会冻得轻则大病,重则丧命,因此龙泉村除了我们家之外没有人敢到这里来。”
李轻尘这才恍然,原来欧冶芒世代铸剑,却非要勤修苦练炎炎功,便是为了抵御这寒淬潭厉害无比的寒气。欧冶家所铸的宝剑天下第一,除了铸剑技艺精绝之外,这寒淬潭在其铸剑过程中的作用却也不可低估。
欧冶芒将肩上的那捆竹竿放下,把两根竹竿头尾相接,接头之处均用力塞紧,将竹竿的一头伸进潭里,并随着竹竿的下探不断接续上新的竹竿。一直接到第十三根竹竿的时候,竹竿水下的那一头才突然一顿,似乎已经探到了水底。李轻尘心中暗暗估算,一根竹竿长约一丈五六尺,十三根竹竿连接起来,就算中间有些许重叠,整个竹竿也有一百八九十尺。难道这个方圆不到一丈的寒淬潭,竟然有将近二十丈深不成?
他这时已经隐约猜到,紫氲金精多半就在这寒淬潭底,心中不禁佩服欧冶芒的先祖心思过人。谁又能想到这个价值连城的宝贝就在这欧冶家每日淬剑磨剑的寒潭之中?
就算有人知道,又有谁胆敢跳进如此寒冷又如此深邃的水中?若是不是没有修炼能够抵御寒冷的炎炎功,抑或功力不够,只怕还没拿到紫氲金精就已经被活活冻死在潭水里了。
而欧冶芒准备的这根长且中空的竹竿,并不是为了打探紫氲金精在潭底何处,而是可以将一头露出水面,在水下时只要将另一头伸进嘴里便可呼吸。否则即便功力再深,想要凭一口气在这将近两百尺深的潭水中打个来回也绝无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