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卷好书153:理想从来都是最美的,你觉得呢?
《美的历程》系列7:佛佗世容
文/杜豆豆
1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杜牧的这句脍炙人口的诗句,小学生都会背。然而你知道这句说的是谁?
这典故说的是梁武帝。梁武帝是南朝最后一个皇帝,史称“菩萨皇帝”。杜牧说他建了480座寺庙,其实这还只是个零头。
根据清朝刘世琦《南朝寺考·序》所作的考证:“梁世合寺二千八百四十六,而都下(南京)乃有七百余寺。”一共是2846座寺庙,单南京就有700多座。这还不算,他曾经做过更出格的事儿,先后四次把自己卖身给寺院,又让群臣花了几个亿的银两将他赎回来。不过,佛祖保不了他的政权,最终,他还是因为沉迷佛教而亡了国。
尽管杜牧是借此句讽刺当时的皇帝唐宪宗为追求长生不老而一心向佛,不理朝政。不过我们就此也看到,南北朝时期,佛教有多么盛行。
南北朝之后,佛教在隋唐达到了鼎盛,甚至还形成了成熟的“汉化”版本,就是禅宗。
还好,中华文明向来就有强大的融化能力。佛教新鲜劲儿一过,瓜熟蒂落,被中国人玩透了,自然就开始走向衰落,成了汉文化的附属。
2
佛教从传入到融合、兴盛到衰败,历经了上千年的漫长时间,是一个理性和历史战胜反理性宗教迷狂的过程。
那么,艺术的导向又是怎样的呢?
让我们从石窟艺术开始说起吧。
佛教石窟艺术的发展,被分为三个时期:一是魏晋南北朝,二是唐前期,三是唐后期、五代和宋。从这些规模宏大的石窟中,我们可以通过一览保存完整的雕刻绘画,来窥见石窟艺术的发展轨迹。
北魏时期,是佛教石窟艺术最早的出现期,云冈、敦煌、麦积山的建造都始于此时。
佛教从印度传入,佛本生这类的印度佛经主题就成了石窟壁画的主流。但是,就我个人看来,这类主题显然和中国传统文化有些格格不入。
割肉贸鸽,讲的是尸妣王本生。一只鸽子为了躲避老鹰的猎捕,飞到了尸妣王怀里,尸妣王就把自己身上的肉割下来喂给老鹰吃,用来交换鸽子的性命。大地震动,鸽子和老鹰消失了,原来是神在试探他的虔诚。
舍身饲虎,讲的是佛本生。小王子看到七只小虎围着奄奄一息的母虎,为了救母虎,就牺牲了自己,投身虎口。
敦煌壁画:舍身饲虎须达拏王子乐善好施,有求必应。他不仅把国宝白象施舍给了敌国,在被国王驱逐出国的途中,还把自己的马、车、衣服钱财全都施舍光了。最后,实在没什么施舍的了,把孩子都绑了送给乞求者。孩子不肯走,乞求者把孩子鞭打得流血,这厮还是让孩子被牵走了。
还有500强盗。因为造反被擒获后受剜眼重刑,在野地哭嚎,佛就降临,以药治好了他们的眼睛,让他们皈依了佛法。
肉可以给老鹰、生命可以给老虎、孩子可以随意施舍、强盗可以不惩罚?
用非常态的痛苦忍受、过度舍弃来获得内心的崇高感。这哪里是高尚,完全是没有人性界限的作秀,没有理性的宗教迷狂。
3
如此狂热迷乱、惨绝人寰的壁画主题,居然能在南北朝盛行一时? 都不正常了吗?
做为今人,我想你一定和我一样,觉得难以理解。事实上,这是有时代背景的。
当时,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苦难。《晋书》中记载:“白骨蔽野,百无一存”,“道路断绝,千里无烟”。军阀混战,朝代屡换。皇家贵族都经常是今天还显赫一时,明天就灰飞烟灭了,更不要说苦不堪言的老百姓了。
没有公平天理可言,儒家道家也解释不了,怎么办?
老百姓只能求助外来的和尚,将希望寄托给因果报应的生命轮回,皈依佛门清净。以痛苦勉强的坐禅入定来得到现实的解脱,用逆来顺受和自我牺牲来得到佛祖的恩宠。
悲惨的时代已远去,可当我们通过这些壁画里审视当时的佛教艺术时,仍可感受到那积淀的历史现实和脆弱的命运人生。这就是美学情感的力量。
石窟里除了壁画,还有雕塑。
他们才是这些洞窟的主人。所有的壁画故事,都是为了衬托佛身。
云冈的早期雕塑是威严庄重的,到了龙门和敦煌以及麦积山,就已经进入了成熟期,显现出了飘逸自得的理想美状态。
左:云冈佛像;右:麦积山佛像人们匍匐在佛像前,乞求着来生幸福;统治者跪拜在佛像前,是想作为神的化身来永远统治人间,甚至连佛像的面貌都多被塑造成君王的模样。佛教传播并形成统治地位,不过是现实的反映。
同时,智慧的内心和脱俗的风度,以“秀骨清相”“生动懔然”的形象,借助雕塑佛像,成为这个时代理想美的集中体现。
4
南北朝的动乱之后,终于到了隋唐的和平稳定时期。在艺术领域,也在发生着悄然的变化。
先说雕塑。
北魏的超凡绝尘消退,隋塑来了个方面大耳的朴拙过渡,唐塑则代之以慈祥和蔼的人情亲切。佛祖不再是高不可攀的神灵,而是世事可求的人间主宰。
这些雕塑分工明确,各有职能,形态也展示出与其地位相宜的神情面貌:本尊的严肃祥和、菩萨的文静矜持、力士的凶猛暴烈等等。这哪里是外来的佛,分明是中国化的神,是渗透了儒家教义的人间权威。
就像我在前面讲过的,宗教历来在中国就没有获得过统治地位。佛教在中国,也一样是被拿来当工具用的,是听命于君王的,所以,佛教进了中国,与儒家同化合流是必然的。
佛堂不过是李唐王朝的缩影,唐塑是高出人间又不离人间的艺术。这既不同于高出人间的魏,也不同于不离人间的宋。
龙门石窟的唐塑壁画的转变也是如此。
那些和中国传统思想相冲突的饲虎、贸鸽、施舍儿女的悲惨故事,终于消失;代之而起的是“极乐世界”的佛国景象:金楼玉宇,佛坐莲花,飞天散花,一派欢乐。
如果说,北魏的壁画是通过悲惨现实和苦痛牺牲,来求得心灵的喘息和神灵的恩宠,那么唐朝壁画则是以对欢乐幸福的幻想,来获得心灵的满足和精神的慰安。
佛教故事的变化更加明显。
“恶友品”是最常见的一种。故事是说,善友和恶友两太子出外求宝珠,恶友怕苦返回,善友历尽艰险求得宝珠,但被恶友中途抢去并刺瞎双眼。善友流落他国作弹筝手,被公主倾慕相许,竟然复明回国,使思念他的双亲也盲而复明,并宽恕了恶友,一家团圆。
这是典型的中国味大团圆结局,与北魏的悲惨故事,意趣完全不同。
这一切都向我们表明:艺术趣味的转变,并非艺术本身所决定,归根到底还是现实生活。悲惨的年代已经过去,繁盛的王朝自然也会渗入到佛教艺术中。
唐代艺术所奏出的,正是一曲企图以幸福梦想来引人入胜的虚幻颂歌。
5
先秦之后,中国古代社会有三大转折起点:魏晋、中唐、明中叶。
其中,始于中唐的主要变化是中国封建社会开始走向后期,到北宋,这一变化才完成。从敦煌壁画,我们可以明白地看到这一转折。
盛唐壁画中那些身躯高大的菩萨在中唐消失,更多是渲染“经变”,人物退后,繁复热闹的场景成为主角。菩萨小了,供养人的形象却越来越大。如果说以前是人间的神化,那么现在突出的已然是现实的人间上流社会了。
你看《张议潮统军出行图》,画面上战马旌旗,号角鼓乐,完全是史实颂歌。
《张议潮统军出行图》(局部)再看《宋国夫人出行图》,马车、杂技、舞乐,也完全是世间生活的写真。
《宋国夫人出行图》(局部)世俗场景大规模侵入佛国圣地,标志着宗教艺术将彻底让位给现实艺术,人世生活战胜了天国信仰,艺术形象压倒了宗教教义。
壁画故事也展现了这一变化。
比如五代“经变”壁画中最流行的《劳度叉斗圣变》,说的是一个斗法故事,类似二郎神和孙悟空斗变身。这哪里还是宗教教义,分明是世俗戏剧。
还有寺院盛行的“俗讲”,内容也都变成了地道的世俗传说和历史故事,成了寺院招徕听众赚钱养庙的营生,实际已经是宋人平话和市民文艺的先声了。
6
禅宗的盛行,正是佛教世俗化在理论上的表现。
禅宗要求信仰与生活完全统一:只要保有一种超脱的心灵境界,不需要偶象崇拜,不需要宗教仪式,不必出家,不必苦修,在日常生活中即可成佛。
宗教艺术被世俗艺术替代,宗教哲学也必然为世俗哲学的宋儒所取代,宗教迷狂在中国逐渐走向衰落。
所以,当我们走进敦煌宋代石窟时,我们感受到的佛像雕塑,已经精神全无,它们让我们想起的是宋代的理学:“既没有宗教的热情,又缺乏深刻的思辨”,已经成了完全人间化的世俗美形象。大足石刻、晋祠宋塑、麦积山宋塑,都是这样的典范。
从天上人间的强烈对照,到相互接近和谐,到完全合为一体,这是漫长曲折的过程,艺术和美也是和于这一规律的。
北魏胜在理想,宋代胜在现实,而唐则胜在二者的结合。它们的美是不同的,各有成败优劣。但从纯艺术美的角度,还是理想更为令人景仰。
理想从来都是最美的。你觉得呢?
理想从来都是最美的。你觉得呢?原创不易,非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您觉的文章有用,别忘了在文末点赞哦。
更多好书,请访问我的文集:《一生必读的万卷好书》
欢迎加入“万卷好书读书会”:在这个群里,大家可以分享电子书,交流读书心得,以文会友,自由点赞支持。目前该群已超过100人,需要群主发邀请才能进,有兴趣的简友请加微信dudoudou189联系我。读书会座右铭:在浮躁的时代,安心读书写作,养育心灵。
我已晋升最高级别的“简书会员合伙人”,欢迎使用我的专属会员推广链接:https://www.jianshu.com/mobile/club?ref=11f3ab2f1288,订阅会员,享受最优惠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