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困境:量级叙事的陷阱(一)
第 一 回
先来一个老掉牙的故事,你就当我是那村口老榕树下讲故事的老爷爷。
庄周庄子家已经贫穷到揭不开锅的地步了,无奈之下,只好硬着头皮到监理河道的官吏家去借粮。
监河侯见庄子登门求助,爽快地答应借粮。他说:“可以,待我收到租税后,马上借你300两银子。”
庄子听罢转喜为怒,脸都气得变了色。
他忿然地对监河侯说:“我昨天赶路到府上来时,半路突听呼救声。环顾四周不见人影,再观察周围,原来是在干涸的车辙里躺着一条鲫鱼。”
庄子叹了口气接着说:“它见到我,像遇见救星般向我求救。据称,这条鲫鱼原住东海,不幸沦落车辙里,无力自拔,眼看快要干死了。请求路人给点水,救救性命。”
监河侯听了庄周的话后,问他是否给了水救助鲫鱼。
庄子白了监河侯一眼,冷冷地说:“我说可以,等我到南方,劝说吴王和越王,请他们把西江的水引到你这儿来,把你接回东海老家去罢!”
监河侯听傻了眼,对庄子的救助方法感到十分荒唐:“那怎么行呢?”
“是哇,鲫鱼听了我的主意,当即气得睁大了眼,说眼下断了水,没有安身之处,只需几桶水就能解困,你说的所谓引水全是空话大话,不等把水引来,我早就成了鱼市上的干鱼啦!”
这个简单之极的故事名叫涸辙之鱼。
第 二 回
2014年9月份开始写《诡异一年,蝴蝶效应:美2001,中2014,日1985,苏1991》,主体内容基本上很早即已完成,但最后一个大的章节,是要展望人类极为壮观的未来世界,则留了一个尾巴。
为何没写?
2015年9月开始写《国际秩序:2016年,悬疑巅峰之年》,为何认定2016年是悬念如云的一年?
前者诡异楼的最后一章,核心内容在于未来世界的形态。一则极为有趣,而另一面,则与我们今天的现实差别判若云泥,人们在对此有充分认识和思想准备之前,也许又觉得如同嚼蜡。
正如我们的众多科幻电影,名为科幻,实质上还是茶杯内的风波、手掌中的乾坤,妥妥的都是简单的商业制作而已。
而后者,则是经历近代以来数百年的演绎,不管是全球化,还是全球化背后所完成正呈现的、此时此刻的人类生存形态,目前正遭遇最大的挑战。悬疑正在于此。
第 三 回
在正式展开分析和讲系列故事之前,我们先来看一点文字。
“在车轮发明前,人们主要靠步行进行交流,靠声音进行转播,那时候谈不上什么经济。
在车轮发明后,人们学会利用车和马进行交流,诞生了方圆五、六十公里的小区域经济,产生了小农经济的集市贸易,使封建成为可能。
在火车、轮船发明后,产生了工业经济,由于金融的载体作用以及产品的远距离运输,使资本主义成为可能。
在航空器发明后,工业经济加速发展,到上世纪70年代末达到了高峰。那时的经济是以核心制造为中心的工业经济,经济的附加值主要在产品的制造上。
那时,日本、德国的经济达到了顶峰。后来由于处理器(CPU)的发明,计算机开始普及,又由于光传输的发明与使用,形成了网络。
由于网络及管理软件的应用,使制造可以被剥离,并转移到低成本的国家,而且制造不再有高的利润。发达国家正在从工业化走向去工业化,从而导致核心制造时代结束。
上世纪九十年代,日本、德国开始衰落,美国开始强盛。这时主要附加值的利润产生在销售网络的构造中,销售网络的核心就是产品的研发与IPR(专利)。因此,未来的企业之争、国家之争就是IPR之争,没有核心IPR的国家,永远不会成为工业强国。”
任正非这段文字是任正非的话。我们从中可以看到人类发展的模糊轮廓。
第 四 回
当年原始社会部落时代,部落之间的竞争,无非是占领猎物丰富的山川,抢夺常年不息的水源,生存不易啊。
有了农业,那么,易于种植的肥沃平原,便于灌溉的大江大河,又都成为火热争夺的香饽饽。
假设最早狩猎时代只能保证三五天甚至更长时间才能饱餐一顿,那么,农业种植大规模出现的时候,大家的生活水平明显更有保障、更加可控和显著提高了。
如果你按此建模,大致就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假设):
原始社会狩猎时期:人均日消费1元(一切消耗均计费,如空气、水、睡眠场所等等,下同)
原始社会农业时期:人均消费2元
……
当然,牵一发而动全身,衣食住行等生存质量不断改善,人类整体的健康、寿命获得不断提高,又进一步推动了人类社会向前发展。
第 五 回
当然,以我们熟悉的古代中国举例,大家会更为熟悉。
从原始社会到夏商周,再到先秦两汉逐渐形成大一统的格局,鉴于大一统和农业文明的具体特点(高度稳定、内部技术创新受限等),很长一个时期,这个群体的整体人均消费水平(即生存质量)大致波动不大。
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一个特殊的朝代,两宋。我们假设为人均日消费10元。
此后,又一直平稳延续,波澜不惊。
第 六 回
农业文明是一种奇特的文明。
为什么这么说?
种植需要土地:大自然赋予了人类广袤的肥沃大陆,在一定人口数量机之类,生存完全不是问题。
种植需要灌溉:蓝星上几乎每一个大陆都有几条流量充沛的大江大河。
种植需要养料、肥料、养分:这一点就值得玩味了,本来每一片土地都有其种植农作物的极限,主要是其肥力是有限的,但人类又很简单的解决了这个问题,一是多用农家肥对土地进行“补血”调理,第二是几片土地轮流耕种,让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去为土地补充肥力。
其他防治虫害啥啥啥的就不累述了。
天时地理,华夏甚至几千年前还整出了一个极为精确易用的二十四节气。完美收官。
除非太阳完蛋,除非火星撞地球……总之,你这样看,大致有限条件下,人类几乎可以通过农业文明在极为漫长的岁月里与天地共存。天荒地老。
但是,仅仅这样说,大部分人远远感受不到这种朴素生存模式的神奇之处。
- - - 未完待续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