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午后,浪漫了一把

2023-07-19  本文已影响0人  东方地秀
网图

入伏之后,沙疗成了热点话题。

在这个热浪滚滚的夏日午后,我也亲身体验了一次沙疗。

在月牙泉后山,宁静而开阔。

我们去的时候,有一些人,在沙坡上“晒腰腿”,已经一个多小时了。

敦煌民间就有“六月六,晒腰腿”的说法。

天气越热,效果越好。

坐在温热的沙坡上,手里撑着一把遮阳伞。本来可以只接把遮阳伞插进沙子里,只是那个时候有风,不小心就被风刮走了。

我没有像其他来做沙疗的人,把自己全身都埋在里面。我只是体验。仅仅是坐在沙坡上。

那种温热的感觉,像冬天时北方的大火炕一样,热得很舒服。

在那里做沙疗的人,除了本地人,竟然还有一些慕名而来的外地游客。

我出于好奇,采访了一下。说,是洛阳的,组团来的,五个人,男男女女都有。已经在这沙坡上晒了四天了。

他们住在民宿里,不是来玩,而是来做沙疗。

还有一个医学院的女老师,带着几个大学生,也来做沙疗。他们不是为治病,而是来体验沙疗的乐趣。

沙疗,在我们这个地方,是民间习俗。

或许,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都有它的道理。

就如同歌曲《本草纲目》中的两句歌词所唱:

已扎根千年的汉方

有别人不知道的力量


自拍

据悉,沙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3000年前的西周时期。

《黄帝内经》中,就有记载,沙疗是一种重要的治病方法,用热沙敷在患病部位治疗疾病。

可以排湿排寒,增强新陈代谢,提高免疫力。

唐朝时,有一个著名的医学家陈藏器。他被称为“茶疗鼻祖”。

他的父亲就是郎中。他从小就跟着父亲采药,熬药。能辨识百草,渐渐喜欢上了中药。

陈藏器十三岁的时候,他的母亲,身患重病。

他的父亲,想尽办法,还是无济于事。后来,他的母亲,遗憾离世。

陈藏器,痛苦万分。发誓要精心研究中草药,为老百姓解除病痛。

他像神农氏一样遍尝百草,还博览群书,最终成为一代名医。

在他的《草本拾遗》中,也记载了沙浴疗法的具体步骤,说明沙疗在当时已经已经普及了。

后来,沙疗流传到北方少数民族地区。

元朝初年,沙疗又由蒙古传入大都。传说,皇上、太后都曾体验过。

明朝的名医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也有记录,清楚写到:“六月取河沙,烈日暴令极热,伏坐其中,冷即易之”。

这种看似极其原始,简单的沙疗方法,其实由来已久。

在大西北,最著名的沙疗圣地,除了吐鲁番,就是敦煌的鸣沙山。

坐在沙坡上,远离城市喧嚣,或者看蓝天上云卷云舒,或者看山脚下驼队悠然走过,或者听旁边做沙疗者的人生故事,或者点开手机写几个字。

似乎,都是极其美妙,极其浪漫的事。

自拍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