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的人生可能真的不适合你
一
刚从健身馆健身回家,到家洗漱整理第二天要穿的衣服,然后取了一片面膜敷在脸上,就这样边躺在床上听歌,边从书柜取下一本书来看。
我家先生的电话响起,告诉我H市明后两天的天气都是雨天,我们原计划是清明假期去H市玩几天,可是每年的清明节都是没有意外的雨天。
我跟先生说,要不假期我们就待在家里吧,下雨天出门也不好玩。
我们平时也是各忙各的。两个人都有空的时候,无非也是两个人窝在房间里看书,骑车带着家里的小狗到近郊转转。
心情大好的时候,会去菜场买几个食材,在厨房噼里啪啦的乱忙一阵,然后厨艺不精的俩人,你看着我被呛得流出眼泪的窘样,我看着你手忙脚乱头顶冒出的汗珠而哈哈大笑。
二
我一朋友W姑娘几年前从自己的家乡,只身一人去了M市。那是沿海地区最繁华的一个城市。
那时候的她身上只带着向朋友借的一千块钱,到M市后要一个人面对找工作,租房子,熟悉那个城市等紧急而繁琐的事情。而这个幸运的姑娘却在短时间内把这些事都搞定了,还找到了自己心仪的工作。
几年过去了,当她再次跟我谈论几年前只身一人出门的心情时,她说她当初一直想去M市工作,又一直想多攒点钱再过去。
而后一直没有攒到,于是她向朋友借了一千块钱一跺脚就奔向了那个城市。看起来她一直没有为这一切做打算,而事实却是她想好了她想做的是对外贸易方面的工作。她也利用在前公司每天下班的时间学习英语积累了很多工作需要的技能。
跟她在网上聊天的时候,她说,想在三十岁之前存够回老家买房的钱,然后结婚生子,开网店做手工,读书写字,成为一个自由职业者。
我想她能说出这样的话,肯定是她这几年在大城市拼搏出来的底气和高薪的收入为依据的。
我说,我很羡慕你啊,现在就能为自己的三十岁立下一个买房成为自由职业,不用工作的目标。
她说,你首先得敢想,然后才能去做到!
我看着屏幕上那似乎在闪着梦想之光的字眼,看着那让我羡慕却遥远的生活,指尖只能敲出祝你早日实现梦想的一句话。
我这几年一直在学理财,泡理财网站。开始是乐此不疲最简单的定存定投,基金,国债可是学起。
后来渐渐发现理财网站里有很多高薪职业的人,他们或是通过自己创业获得的第一桶金,或是所在的职业本来就是一个高薪行业。
看完后对比自己的生活和十八线城市的收入,真是心灰意冷。
跟理财网站认识的一朋友聊天,说特别羡慕那些高薪行业每天飞来飞去的"空中飞人",或是通过自己创业拥有自己公司的人。
朋友说,我不会羡慕他们,这个世界特别的大,牛掰的人也特别的多。我只会拿自己和同一行业同一领域的人作比较。
例如你看到的那些领着高薪飞来飞去的销售人员,我自己知道我是做不来这个的,还有那些有自己想法敢想敢拼的创业者,我目前也没有那种金点子。
我反而会羡慕我的一个表哥,他跟我是同一个行业的人,我会观察他在我们这个行业里如何一步步的攀爬,一步步的取得现在的成绩。我能从他身上学习和借鉴什么。这才是我人生这几年重要的方向和目标。
三
在市场上鸡汤励志文特别盛行的当下,我们每个人的内心其实都伴随着一种焦虑和不安。
当我们一看到以Molly带头的辞职去旅行的书大肆盛行的时候,很多年轻人都纷纷被热血冲昏头脑,辞职旅行去了;当以高晓松带头的一句"不要眼前的苟且,我要诗和远方"的时候,又有很多年轻人离开自己的小城市,毫无准备的奔向自己心目中的大都市。
而对于我这种生活在十八线城市,干着一份体制内工作的工薪族,我像羡慕星空里的繁星一样羡慕着大城市闯拼的同龄人,而又因为各种客观因素不能实现说走就走的梦想而沮丧的一类人,我们也是迷茫的一类。
所以选择留在大城市还是小城市的讨论,在网络上一直激烈的进行着。
有一天我突然从一句话我突然找到了这个问题的答案。你要考虑的不是选择大城市还是小城市,而是你是否有勇气和能力让这个城市包容你,这才是关键和重要的。
当你攒够了足够的金钱,当你拥有了独当一面的能力,你想去哪,世界都是拥抱你的。
吾心安处是吾家,我理解的这个"安",是安生立命的心态和支撑你留在一个地方的能力。
我觉得我们年轻人除了一股子的热情,还应该学一些辩证看问题的智慧。那些表面光鲜热血的话语,那些有能力任性的人的一句口号,你安静下来深思,那种生活可能不适合你。
四
我的理想是成为一个专职作家,可是在这个瞬息万变又人才济济的时代,很多时候你又必须为了生存,为了温饱屈服于现实,让它成为你精神上的支撑。
在这个人人都有大把机会,人人都可以成为英雄的时代,我们才变得如此焦虑吧?
在开始任何事的时候,害怕自己的选择是错误的,害怕自己的坚持看不到成绩,害怕时光里的孤寂和忍耐。
因为我们的这些害怕,因为我们的这些迷失和焦虑,我们才容易患得患失,能做成的事少之又少,而那些畅销的教你快速成功的书籍能教你的依然有限,因为这是别人的人生和经历。
我觉得我们这个时代依然需要一种慢,需要一种冷静的清醒。
在你选择适合自己人生道路方向,不随波逐流的时候需要一种清醒,在你努力为一个目标用往前行的时候需要一种慢。
例如大冰书里的那句话,真正牛逼的生活,是既可以浪迹天涯又可以朝九晚五。他从不主张年轻人贸然辞职去旅行。
又例如胡适书里写过的一句话,古来成大学问的人,几乎没有一个不是善用他的闲暇时间的,你就算做六个钟头的抹桌子功夫也不会感觉烦闷,因为你知道,抹了六点钟的桌子之后,你可以回家去做你热爱的事。
而去年某炒红网络的一位女老师写下“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以及让所有文青为之痴迷的那句“人生不止眼前的苟且 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又是男文青高晓松的主张。
他们说的话,选择的路都没有错,都是适合他们的人生。
每个人的生活方式和人生观价值观都是不一样的,既有人选择一条四平八稳的平凡之路,把柴米油盐酱醋茶,看日出日落当成人生的小确幸,也有人选择需要冒险波澜壮阔的一生,把走遍世界的山川湖海,把历尽人生的沧海桑田当作人生的志向。
而我们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在这个宇宙和星球里你的力量实在太小,你一定要找准适合自己的路,一步步勇敢的前行,这样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一生。
我想起林语堂先生说起的关于幸福的定义:一是睡在自家的床上;二是吃父母做的饭菜;三是听爱人给你说情话;四是跟孩子做游戏。这是我追求的属于我的小确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