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

《论语·述而篇》之[求仁得仁]98

2022-03-25  本文已影响0人  蜻蜓之旅
【原文】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为也。”
【白话】冉有说:“老师会帮助卫国的国君吗?”子贡说:“好,我去请教他。”子贡走进屋子问老师说:“伯夷叔齐是怎么样的人?”孔子说:“古代的有德之士。”子贡说:“他们会抱怨自己的遭遇吗?”孔子说:“他们所求的是行仁,也得到了行仁的结果,还抱怨什么?子贡走出屋子对冉有说:老师不会帮助卫国的国君的。”
一个是父子争国的局面,一个是兄弟让国的故事。前者怨愤极大有违礼制,后者无怨无悔值得推崇,而孔子对卫国的局面又极为不满,自然是不会介入帮助了。——傅佩荣

本章的内容主要是,冉有想知道老师会不会在卫国当官,帮助卫国的国君。于是让子路去请教孔子,子路则巧用伯夷叔齐的遭遇来探孔子的看法,得到的答案是行仁得仁、无怨无悔。子路便知孔子不会去帮助卫国的国君了。

为何弟子们有这种担心呢?原因是蒯聩不满儿子卫出公当国君,借兵抢国君之位,结果当了十二年的卫出公的国君之位就真的被爸爸抢了。 这时孔子正好带着弟子周游列国到此处,刚好碰上了这样的尴尬局面,学生们很担心老师会不会在卫国做官,所以才有了此问。

孔子的学生冉有担心孔子会去帮助国君,所以都很想知道孔子的想法。但他又不好当面去问,就找到了子贡。而作为言语科的高才生子贡,他并没有直接问这个问题,而是通过旁敲侧击的方法就达到了自己的目的,知道了最终的答案。

这也就是告诉我们,遇到事情直入不行的时候,就要学会多绕几个弯,这样才能免去不少麻烦。

从孔子的回答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有自己的原则,坚持做正确的事,能求仁得仁,便无怨无悔了。

所以人活在世上,就要清楚地知道自己要走什么路,并坚持走下去,哪怕结果不甚如人意,也无怨无悔。

仁者就是不管环境如何变化,只要认定自己做的事是正确的,就会坚持自己的原则,一如既往的做下去。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