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习俗
春节是中国的一个古老习俗,从古至今绵延千年。随着时间流逝,当其它的节日日渐式微,春节便愈显得重要起来。这个十几亿人的狂欢,如今也令世界动容。 经历数年的演化,加上如今现代化的冲击,现今的春节已有着较大的变化,精简了许多,但庆幸的是,其基本含义是不变的。 我的家乡在山东泰安,是正宗的北方人。春节习俗也更正规一些,在春节前几天便是要准备年货,热闹的年集便是为此准备的。这时候,由于人流密集,很多的商贩便会聚集于此,这里自然而然的变成了孩子们的天堂,春节前的开胃小菜,糖葫芦、糖炒栗子、糖瓜子……各类小吃。哦,对了,还有各类炮仗。出于安全还有炮仗工艺的创新,给孩子们玩的基本上没有多大伤害,摔炮、小型手持烟花……大型鞭炮早已被家长严令禁止了。男孩子们都有些恹恹,哼,这炮仗一点儿都没有年味儿。是啊,中国春节传统风俗沿袭了上千年。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爆竹,要这样的才有趣呢。 而购买年货的重任便到了父母的身上。年集上有些全全的年货,对联,大福小福,各种祝福浓缩成一副对联 ,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画 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 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单调的主题,变得丰富多彩,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 我国出现了年画三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形成了中国年画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 好了,扯远了。回到集市上这里还有各种各样的瓷碗,鱼戏莲子,胖乎乎的小福娃,古色古香,意趣满满。摊位旁大妈利索的挑开了,也有被家中妻赶来买年货的大爷,怯怯的有些拘谨,没办法嘛,毕竟之前这都是家中婆姨做的。砍价声,交谈声交杂,年味儿浓浓。到了春节,阖家团圆,怎么能少了一顿丰盛的年夜饭呢。各式各样的蔬菜,肉食占满摊位,应季的非应季的,应有尽有,过年,中国人可是极愿意也极舍得花钱的。毕竟,可是为了这一天,一年里可是憋足了劲儿呢。 采买好年货,再洗一个澡,洗去周身尘埃,干干净净的迎接新年。 第二天,包饺子。到了晚上,阖家团圆,一片热闹。窗外,烟花爆竹齐响,将年夜饭的氛围推向了高潮。冬也冷到了时候,大年夜的热闹好像也缺不了冬的冷、冬的雪、冬的风、冬的一切。年暖了冬。让冬在人的意识里不再只有严寒,甚至在期待冬,冬天快来了吧,终于可以见到家人了。新年联欢晚会也开始了,风风火火的音乐,衬出一片喜气洋洋。古代也有春节联欢晚会,只不过不是电视直播。大街上会出现游行的队伍,有的演社戏,有的舞龙舞狮,看戏台是“春晚”最热闹最受人欢迎的地方。这种游行,有的地方称其为“演春”。至于古代有钱的人家,就不用出去看戏了,他们会在自己家里搭戏台、邀请戏班子。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习俗后来逐渐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诗:“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直到今天,人们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迎新。 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 零点钟声响起,准备睡觉的我,看到窗外烟花绽放,绚丽灿烂……新的一年,要来了呢。 第二日一早, 便收到了来自父母的压“祟”钱 ,这在古代也是有说法的,“钟打五更又一年,儿孙长高开笑颜。分食枣糕与橘荔,更喜遍赐压岁钱。” 春节拜年时,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家家都在这天亮着灯坐着不睡,叫做“守祟”。因为“岁”与“祟”谐音,也有说小孩的是“压祟钱”,老人的才是“压岁钱”。老人的“压岁钱”是为了他们不再增长岁数,可以多活几年,晚辈得到压祟(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春节里的许多习俗都有其独特含义呢。对了,春节的前一天是要将家里完整的打扫一下 ,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而春节第一天是不能劳作的。还要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当然是在拜完年后啦),这是我最爱的一天了,因为在这一天,我无论做什么事都不会被骂啦啦啦~ 古时的春节是这样介绍的: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春节里的一项重要活动,是到新朋好友家和邻那里祝贺新春,旧称拜年。 现今也差不多,不过有些人家不在买红色鞭炮了。早晨起来,便跟着妈妈去拜年了,这边拜一拜,那边拜一拜,互相说着吉祥话,在拜年的过程中你会碰到好多熟人呢,当然也有脸都未见过的人,但见了就能混个脸熟啊。整个社区便都融合在一起了。拜年的地方多为家族的老者居住的地方,屋里正堂要悬挂古画,画前一张贡桌,桌上是各类贡品,一只将翅膀含在嘴里的公鸡是必须的,桌上还有逝去人的照片,我的爷爷就在里面。春节就是我每年能够想起他的日子。 古今还有一些不同的地方,比如,送飞帖 宋代已用名片拜年,称为『飞帖』。各家门前贴一红纸袋,上写『接福』,即承放飞帖之用。文徵明《拜年》诗云:『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至今春节赠送贺年片、贺年卡,便是这种古代互送飞帖的遗风。现代早已没那么有意趣了。能精简的早就精简了。再这么发展下去,我都怀疑春节是否会只剩下一顿感情饭了,再看看饭桌上的低头族们…哎,感情可能都没了。 在中国,少了什么都不会少掉吃食,在春节也有着中国特色的食物,在古代的农业社会里,大约自腊月初八以后,家庭主妇们就要忙着张罗过年的食品了。因为腌制腊味所需的时间较长,所以必须尽早准备,我国许多省份都有腌腊味的习俗,其中又以广东省的腊味最为著名。 蒸年糕,年糕因为谐音“年高”,再加上有着变化多端的口味,几乎成了家家必备的应景食品。年糕的式样有方块状的黄、白年糕,象征着黄金、白银,寄寓新年发财的意思。 年糕的口味因地而异。北京人喜食江米或黄米制成的红枣年糕、百果年糕和白年糕。河北人则喜欢在年糕中加入大枣、小红豆及绿豆等一起蒸食。山西北部在内蒙古等地,过年时习惯吃黄米粉油炸年糕,有的还包上豆沙、枣泥等馅,山东人则用黄米、红枣蒸年糕。北方的年糕以甜为主,或蒸或炸,也有人干脆沾糖吃。南方的年糕则甜咸兼具,例如苏州及宁波的年糕,以粳米制作,味道清淡。除了蒸、炸以外,还可以切片炒食或是煮汤。甜味的年糕以糯米粉加白糖、猪油、玫瑰、桂花、薄荷、素蓉等配料,做工精细,可以直接蒸食或是沾上蛋清油炸。真正过年的前一夜叫团圆夜,离家在外的游子都要不远千里万里赶回家来,全家人要围坐在一起包饺子过年,饺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做成饺子皮,再用皮包上馅,馅的内容是五花八门,各种肉、蛋、海鲜、时令蔬菜等都可入馅,正统的饺子吃法,是清水煮熟,捞起后以调有醋、蒜末、香油的酱油为佐料沾着吃。也有炸饺子、烙饺子(锅贴)等吃法。因为和面的“和”字就是“合”的意思;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所以用饺子象征团聚合欢;又取更岁交子之意,非常吉利;此外,饺子因为形似元宝,过年时吃饺子,也带有“招财进宝”的吉祥含义。一家大小聚在一起包饺子,话新春,其乐融融。 哎呀,看的我都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