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奏感‖ 你没成功,也许并不是你不努力
我一直很钦佩那些在台上落落大方、从容不迫进行发言或是表演的人,非常流畅、抑扬顿挫、跌宕起伏,那场景很是令人赏心悦目,我也常由衷地感到羡慕。
其实自己也一直希望能在台上或是人前可以侃侃而谈,努力练习可以稍微缓解紧张,但效果总是不尽如己意。总结原因时觉得自己练习的强度还不够,下次应该要更加努力。但这么多实际训练以来,依然没有除了提前演练外的其他方法。
我最近很喜欢一个吐口秀节目,本是纯粹娱乐。但看着看着,突然发觉到了一个他们表演的诀窍。我分析了一下那些表现得好的人与表现一般甚至不太好的人,其中一个最大的区别是:对节奏的把控。比如对停顿、声音起伏、眼神交流、动作配合等,但凡那些引发轰动效果的人,他们的一个共同点是节奏把握得非常准。他们会在说完某些内容后,让观众去反应、消化,所以会有短暂的停顿。而那些表现不太理想的人,要么是不管观众只顾自己讲,要么是语调平平没起伏,因而也就没有气势,更别说感染力。
节奏,不光在音乐、舞蹈中特别被强调,其实任何事都应该遵循其内在的节奏,忽视或是掌握不好,都会影响事情最后的结果。
从节目中获得的这个发现,让我像挖掘到了宝藏一样兴奋,但这还不够。这就好像我们终于获得了一套武林秘籍,但要如何把这些精华融入进我们的体内,变成我们自己的一部分,这才是更重要的一步。
如何找到每件事特定的节奏,如何事半功倍呢?比如讲课,比如咨询,比如人际交往,比如如何过这好一生。
再次对节目中节奏感非常好的人进行细致分析,是什么决定了节奏感呢?是情感。他们完全地融入进表演中,把自己与表演内容关联在一起,把自己与观众联结在一起。所以,他们有由内流露出的自信与气势,他们时刻把自己、表演内容、观众当做一个整体,而不是自己一个人独自表演,所以他们的表演是自然从容的,是能引发共鸣的。因而,他们对观众的反应也很确定,也允许他们有这些反应,会通过适当停顿去等他们。
其实我们一直都知道,比努力更重要的是方法,只是在我们没有找到好方法时,我们通常这样勉励自己,但这不能作为不去寻觅更有效方法的借口。就像说话这件事,流畅可以通过努力达到,但有感染力却不是光靠努力就能做到,需要讲究节奏感。
而节奏感,不仅仅体现在艺术中,生活方方面面都潜藏着。如果暂时做不到非常热爱你正在干的事,也还有另一个方法去帮助我们找到特定的节奏感,放慢速度。哪怕像说话,慢一点说虽不能确保是最成功的,但总比快得让人听不清要好,更何况说太快容易让人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