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丁路德和他的詩歌
选本 (246)我神乃是大能堡垒_腾讯视频 马丁路德
我神是我大能堡垒,坚固保障永不颓;
致命凶恶虽在包围,祂作帮助我何畏。
我们老旧仇敌,仍在寻隙攻击,
诡计能力都大,又加狠心毒辣,
地上无人能抵他。
「神是我们的避难所,是我们的力量。是我们在患难中随时的帮助。」(诗篇四十六、1)
『我神是我大能堡垒』是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在他那极不平凡的时代背景中完成的杰作。他融会了诗篇四十六篇的感觉,而将之发抒于诗歌中。这首诗歌赋予圣徒无比的力量,鼓舞得胜的信心,尤其歌颂时,它那雄厚有力,声势宏伟的气魄,足以震撼人心,更引起圣徒们的共鸣。
路德于一四八三年十一月十日诞生于德国撒克逊省的埃斯勒本(Eisleben)小镇上,翌日双亲将他奉献给神。父亲为一矿工,母亲贤惠敬爱,家境虽然贫寒,但路德自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神赐与他一付好歌喉,有时和同学游行卖唱,藉资添补学费,后来路德对于诗歌兴趣渐浓,他说:「我希望能创作一些诗歌,使神的话可以藉着诗歌系在人们心中。」
一五○五年,路德大学毕业,以成绩优异得以留校担任哲学教授,闻风而来就教者甚众,但是赫赫功名不能满足他心灵深处的渴慕。为了寻求得救的确据,他独自进入奥古斯丁堡修道院,矢志终身事主,后来作罗马之游,目睹当时教会的腐败,教廷代表在德国滥发赎罪券,惟利是图。路德针对时弊,发表一篇宣言,胪列弊端九十五条张贴于威登堡(Wittenburg)门墙上,路德希望教会能藉此力谋革路改造,但却引起罗马教廷的不谅解,竟下令逮捕路德,想烧死他。
一五二一年路德冒着生命危险亲赴沃木斯(Worms)接受公审,友人纷纷劝阻,他却坚定的回答说:「即使沃木斯的魔鬼多如房上的瓦片,我也要去。」就这样,勇敢的路德为了真理、正义,昂然站在君王、诸侯面前,接受一切的审判。他回答他们说:「…我不能在信心上服从教皇,也不能服从议会,因为他们显然常犯错误,而且自相矛盾。所以除非有人能用圣经的见证,或最清晰的论据使我信服…我便不能,也不愿撤回…我的主张就是这样,别无可说!愿神帮助我,阿们。」当时,他所倚靠的只有这位全能的神,而非自己的力量。他在祷告中说:「神阿!牠们张口要把我吞噬,而我对你的信心又是那么微小…肉体何等软弱,撒但何等强横!假如我所靠的只是这世界的力量,一切都完了!神阿!求你帮助我,只有你才能帮助我!因为这不是我的工作,乃是你的。唯你是我的避难所,我的坚固保障。」
神果然听了他的祷告,藉乔治公爵说:「德国的公侯不会容许一道生命安全状受侵犯,我们的新皇所召集的第一次国会不能作出如此卑鄙的行动。」最后,他们准许路德回威登堡,相传「我神是我大能堡垒」这首诗歌即系作于此时。他是神真理的战士,高举「因信称义」的火炬,带给人得救的把握与安慰。这首诗歌足以证之,「我神定规藉我使祂真理得奏凯,名利都可远离,生死我也不计,即使杀我身体,真理仍然屹立,神的国度永无已。」
每逢遭遇困难失望时,路德总是转过脸来向他的同工墨兰敦(Melanchthon)说:「来罢!和我同唱诗篇四十六篇吧!」路得去世后不久,威登堡城陷落,墨兰敦偕其同工逃避。当他们踏进威马尔城时,恰好听见一女孩歌唱此诗,心中大得鼓舞,墨氏于感奋之余对她说:「亲爱的女儿唱罢!妳不知道我们是怎样得着妳的安慰,许多殉道者都在临难前,勇敢的唱着这首诗歌啊!」这首诗歌简直成了圣从行走的「云柱、火柱」,人们称之为教会的马赛曲(Marseilles),宛如德国的国歌。四百年来已有五十三种语言翻译,八十种译。现在德国古老的威丁堡城里,路德的纪念坊上仍刻着:「我神是我大能堡垒」。
莫法特(Dr. James Moffatt)在他所编教会圣歌手册(Handbook to Church Hymnary)中郑重介绍说:「这是德国历史最伟大的时期,最伟大的人,所写的最伟大的诗。」它的伟大实在是由于我们这位大能堡垒的神。赞美神,因为只有祂才是最伟大的诗歌题目。哦!让我们一起投入这大能堡垒,渡过此黑暗罪世,得胜入国度。
「因为你作过我的避难所,作过我的坚固台,脱离仇敌,我要永远住在你的帐幕里,我要投靠在你翅膀下的隐密处。」(诗六十一、3-4)
�}K"�����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