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海名家

【玉海名家】永嘉巨子叶适(上)

2018-05-19  本文已影响8人  a07297ace6c3

  叶适纪念馆内景

  南宋的瑞安,有一个孩子出身于“贫匮三世”的知识分子家庭,因家境贫穷,而“无常居,随就随迁,凡迁二十一所”,后多方求学高中榜眼,走上仕途。当时,以他为代表的主张事功学说的温州学者,被称为永嘉学派。

  他就是永嘉巨子叶适,字正则,自号水心居士,称水心先生。一生经历南宋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其政治和学术活动主要在孝宗至宁宗三朝。800年前,他代表的永嘉学派与朱熹为首的道学派以及陆九渊为首的心学派,形成鼎足中国的思想之巅。

  这位伫于历史山巅的吟唱者,他的声音至今仍让我们震撼……

  叶适后裔聚洛川

  立秋后的一个午后,记者在翻看《瑞安旧事·钝笔杂钞》时,发现了一篇《叶适后裔聚洛川》的文章,文中对晚清《瑞安志·氏族门》中的文字有这样一段记载:“其后人聚族而居,繁衍生息,已历六百余年,子孙衍至千户以上……”这里所说的就是叶适后裔在清朝时聚居于莘塍直洛的情形。

  为了探访叶适后裔聚居地,记者前日来到了莘塍东街,叶适纪念馆就建于此。记者还未入纪念馆,瑞安鼓词那特有旋律,已若有似无地从这幢6层楼高的建筑物里流淌出来,偶有老人的谈笑声从屋里传出,显得祥和安逸。

  “纪念馆占地面积300多平方,共三间六层,总面积1280平方米,先期投资40万元,总费用达200多万元。”叶适后人,今年71岁的叶适纪念馆管理员叶吉连告诉记者。

  “2001年6月10日,在当地人叶辅忠、叶伟东等人的带动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叶适纪念馆开始打桩动工。当时,工程资金缺口很大,帮忙义工约3000人次,80%的工程费用由叶氏后裔自发筹集。”叶吉连说,“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义工们甚至是在自己家里吃了饭再去工地上干活。”

  “当时村民建造叶适纪念馆的初衷,就是出于自豪感和崇敬之情,”纪念馆馆长叶辅忠说,“一定要为这位光彩耀人的先贤树碑、立传,以供后人瞻仰,用先人的‘事功学说’激励后辈学习弘扬优秀民族文化、激发努力创业的热情。”

  家虽贫学不辍

  提起市区水心街,市民都知道它是街道名,但很少有人知道,它是对南宋大儒、著名思想家叶适的纪念。

  南宋绍兴二十年(1150),叶适生于瑞安县城水心街,童年在瑞安县城内度过。

  据清代学者孙衣言考证,叶适的家住在林元章家附近。市图书馆顾问陈正焕也十分认同孙衣言这份考证。他说,林元章家在南门望江桥(水心街)一带,林姓当时是瑞安南门的大姓族,明代建有林竹岩祠堂。林竹岩是林元章的后裔,林元章的旧居就在此处。在这祠堂以西仅几百步的地方,有水心庙,很可能是叶适的故居。后人在此建庙纪念叶适。

  陈正焕介绍,叶适出身于贫穷的知识分子家庭。少时由于温州、台州一带经常发生大水灾,曾随父母搬迁21处,过着颠沛困苦的生活。其父靠教授学生以自给,其母则织粗布以贴补家用。但尽管生活如此困苦,叶适从小仍努力攻读经书,以保持“士人之家”的门风。

  童年时,叶适的邻居林仲章聘请陈傅良为家学教师,于是他也经常借机向陈傅良问学。到嘉泰三年(1203)陈傅良死时,叶适祭文说:“自我获见,四十余冬。”从这推算,叶适约是10岁左右向陈傅良问学的。

  叶适少年时,由于家庭贫穷,曾一度迁往永嘉楠溪读书。16岁时就到乐清县白石北山学塾执教,谋求生活。他在《白石净慧院经藏记》中记:“北山有小学舍,余少所讲习之地也。”当时,他一面教几个小学生谋求衣食之资,一面自己读书,进修学问。

  乾道三、四年(1167-1168年)之后,叶适十八九岁,他离开家乡到婺州(今金华地区)一带游学。一方面他以自己的知识去教育当地的孩子,另一方面结交当地的学者,增长自己的学识。

  陈正焕认为,我国文化教育自古以来就掌握在世家大族手中,在南宋也是如此。宋朝的著名学者多出身于官僚或地主家庭,像叶适这样出身贫穷的人能取得成功,主要是由于他在青少年时期刻苦学习的结果。

  上书西府说时弊

  叶适25岁时,上书枢密院(宋代也称西府)。枢密院是管理机密文书而设置的,人员由皇帝信任的宦官组成。

  叶适在《上西府书》中对时局发表政见,认为要“变已成弱势”,必须“先定国是于天下”,制订抗金的政策,减轻捐税,“以纾民力”,“四分上流之地”,在边境设立重镇,然后乘机北伐,恢复失地,可以成中兴之业。

  以一个只有25岁的青年,指陈国策,切中时弊,是很能说明叶适的个人才华的。可惜,当时的南宋枢密院并没有人重视,叶适上书之后并没有得到回音。

  上书没有结果,叶适从水路回到温州后,却找不到工作。淳熙三年(1176),他又到乐清教书,这一次是在北雁荡山一所寺院里任教。其间写过一篇《白纻词》来表达没有科举功名的人怀才不遇的感慨。

  殿试榜眼及第

  中国封建社会奉行的是学而优则仕,科举考试好像一架伸向云端的阶梯。当时很多人都是从乡下考到省里,从省里考进京城,又从京城考进皇宫,过五关斩六将,一级一级往上高升。

  淳熙四年(1177)秋天,叶适得到翰林学士周必大的帮助,参加两浙东路转运司的解试(转运司又称漕司,主管一路的民政、财政等等,故也称漕试)及格,成为举人。

  南宋时,温州、福州二地解试最难,《叶适文集》中记载“温之士,几万人,其解选拘于旧额,最号狭少,以幸为得尔”。南宋著名学者刘宰有一段文字记载就说,因为温州士人多,录取的名额又少。解试共试3场,最后一场还有8000人,但只有17名解额。有的州府解试是百人取一,温州则是四百多人录取一名,实是难考之极。

  叶适成为举人以后社会地位提高了,这年冬天,寓居温州的北宋英宗宣仁皇后的房族、曾任台州通判的高子莫赏识叶适文才,将长女嫁给他。这年高氏只有18岁,后生有3子。

  新婚后第二年,叶适便收拾行装远赴京城临安参加礼部试。孝宗淳熙五年(1178),叶适29岁,三月在临安参加礼部试,四月殿试,以进士第二名(榜眼)及第,授平江节度推官(另一说法是授文林郎、镇江府观察推官之职),但由于母死丁忧未能赴任。后改授武昌节度判官,以后又改授浙西提刑司干办公事。浙西一带的很多知识分子与他一起探讨时政、学术,叶适颇得名望。

  记者在查阅陈正焕撰编的《瑞安旧事·钝笔杂钞》,发现了当年叶适殿试的试卷,其中《宋淳熙五年戊戌科叶适殿试卷》通篇文章约7200字左右。

  依当代人的眼光看,在一天内用毛笔抄7000多字也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何况,要在一天内完成这样巨篇大作的创作。资料记载,举人进入贡院,只许带笔墨,不许夹带经书。所需砚水、点心、茶饭,自有巡廊军卒伺候、买卖,并有八厢太保巡视走廊,以防考生作弊。记者在翻看书上长达9页的叶适殿试试卷时,暗暗对叶适的文学造诣佩服不已。

  据说,当时殿试叶适本定为状元的,但他在“延对”中有一句:“臣闻以庸君行善政,天下也未乱也;以圣君行弊政,天下不可不治矣。”孝宗皇帝读到这里,微笑说;“是圣君行弊政?还是庸君行善政?”皇帝当然希望臣子们赞他圣君行善政,如果说他是“庸君”或是“行弊政”他都不会高兴。于是,叶适也就在孝宗皇帝的一笑之下由状元而居榜眼了。

  (见习记者林晓 实习生陈贺瑟)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